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作品简介

《金陵怀古》是中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半部分写所见之景,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半部分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全诗炼字精妙,感慨深沉。

创作背景

《金陵怀古》此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三年(827年)。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首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大概与《金陵五题》写于同时。

翻译注释

翻译

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注释

(1)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冶:一作“台”。

(2)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3)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芳”。

(4)幕府:山名。

(5)兴废:指国家兴亡。

(6)人事:指人的作为。

(7)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险要的山川形势。

(8)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歌曲名。

全文拼音版

jīnlíng怀huái
cháomǎnchéngzhǔxiézhēngtíng
càizhōuxīncǎo绿jiùyānqīng
xīngfèiyóurénshìshānchuānkōngxíng
hòutínghuāyōuyuànkāntīng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西河·金陵怀古

〔宋代〕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蟾宫曲·金陵怀古

〔元代〕卢挚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金陵怀古

〔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明代〕彭孙贻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金陵怀古

〔唐代〕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