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这首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关于王牧这个人的事迹现已难确考。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所以这首《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大致是大历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注释
(1)吉州:今江西吉安县。
(2)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3)汀洲:水中小洲。
(4)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5)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
(6)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
(7)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8)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9)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嘉祐的诗
相关推荐
送僧南归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
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
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
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送方太夫人西还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
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怨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送人宰吴县
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草履随船卖,绫梭隔水鸣。
唯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
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
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