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浦谣》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刻画了一个美丽的渔家姑娘,写她摇船行进时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感时、伤己、怀人、惜志等多层意思。全诗风格沉郁含蓄。“水清”二句,亦花亦人,颇见巧思,“愁”字逗末句“摇荡”;结二句即景取譬,关合巧妙,有民歌风味。
莲浦谣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莲浦谣》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的新乐府,但《乐府诗集》里除他这首外,没有第二首与他主题相同的,想必是他的创造。具体作年或与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的《吴苑行》相近。考其意,与《采莲曲》相似。
翻译注释
翻译
每划一下桨时就发出轧轧的轻响,船下小溪水波荡漾。吴苑东边那荒芜的绿野上,烟雾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见底,美丽的莲花和娇媚的人脸两两相对,水平如镜,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红的脸。
在那岸边的大堤上骑着白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阳即将西下已近黄昏,西江可是风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叶上沾着一滴露珠,就好似骊珠一样,虽然这露珠不是真圆,但它也在那里摇摆晃荡着。
注释
(1)莲浦:种有莲花的水口。
(2)鸣桡:谓开船。唐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诗:“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仇兆鳌注:“桡,短棹也。”
(3)轧轧:象声词。
(4)溶溶:水流盛大貌。
(5)废绿:荒芜的绿野。
(6)平烟:谓漫地而起的烟雾。
(7)吴苑:即长洲苑,吴王之苑。
(8)两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莲花两相对。
(9)镜:指清澈的水面。
(10)金鞭:一作“金鞍”。
(11)西江:唐人多称长江中下游为西江。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长江。
(12)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13)摇荡:摇摆晃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莲花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莲叶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莲藕花叶图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