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忠厚我祖好公刘,不图安康和享受。划分疆界治田畴,仓里粮食堆得厚,包起乾粮备远游。大袋小袋都装满,大家团结光荣久。佩起弓箭执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着前方开步走。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忠厚我祖好公刘,察看豳地谋虑周。百姓众多紧跟随,民心归顺舒畅透,没有叹息不烦忧。忽登山顶远远望,忽下平原细细瞅。身上佩带什么宝?美玉琼瑶般般有,鞘口玉饰光彩柔。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美酒。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稠密,河之两岸再往就。
注释
(1)笃:诚实忠厚。
(2)匪居匪康:朱晦菴《诗集传》:「居,安;康,宁也。」匪,不。句谓不贪图居处的安宁。
(3)积:露天堆粮之处,后亦称「庾」。
(4)仓:仓库。
(5)思辑:谓和睦团结。思,发语辞。
(6)用光:以为荣光。
(7)斯: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8)张:准备,犹今语张罗。
(9)干:盾牌。
(10)戚:斧。
(11)扬:大斧,亦名钺。
(12)笃:诚实忠厚。
(13)斯: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14)胥:视察。
(15)斯原:这里的原野。
(16)顺:谓民心归顺。
(17)宣:舒畅。
(18)舟:佩带。
(19)笃:诚实忠厚。
(20)逝:往。
(21)京:高丘。一释作豳之地名。
(22)京师:朱晦菴《诗集传》:「京师,高山而众居也。董氏曰:‘所谓京师者,盖起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为京师也。」
(23)于时:于是。时,通「是」。
(24)处处:居住。
(25)庐旅:此二字古通用,即「旅旅」,寄居之意。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此指宾旅馆舍。
(26)笃:诚实忠厚。
(27)斯: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28)京:高丘。一释作豳之地名。
(29)跄跄济济:朱晦菴《诗集传》:「群臣有威仪貌。」案,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济济,从容端庄貌。
(30)乃造其曹:造,三家诗作告。曹,祭猪神。朱晦菴《诗集传》:「曹,群牧之处也。」亦可通。一说指众宾。
(31)牢:猪圈。
(32)酌之:指斟酒。
(33)匏:葫芦,此指剖成的瓢,古称匏爵。
(34)君之:指当君主。
(35)宗之:指当族主。
(36)笃:诚实忠厚。
(37)既景乃冈:朱晦菴《诗集传》:「景,考日景以正四方也。冈,登高以望也。」按,景通「影」。
(38)相其阴阳:相,视察。阴阳,指山之南北。南曰阳,北曰阴。
(39)度:测量。
(40)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晦菴《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
(41)夕阳:《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
(42)允荒:确实广大。
(43)笃:诚实忠厚。
(44)斯: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45)渭:渭水,源出今甘肃渭源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今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
(46)乱:横流而渡。
(47)厉:通「砺」,磨刀石。
(48)锻:打铁,此指打铁用的石锤。
(49)止基乃理:《诗集传》:「止,居;基,定也;理,疆理也。」一释止为既,基为基地,理为治理,意较显豁。
(50)爰众爰有:谓人多且富有。
(51)皇涧:豳地水名。
(52)过涧:亦水名,「过」读平声。
(53)止旅乃密:指前来定居的人口日渐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