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路初晴

〔唐代〕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作品简介

《晴诗》一般指《塞路初晴》是唐代诗人雍陶途经边塞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描写塞外之景,气氛祥和,节奏亦舒缓平易;五、六句赞颂王师的强大,警告敌人勿轻起战端,转折有力;最后两句展现和平来临,边塞宁静的景象,节奏又趋舒缓。全诗色彩缤纷,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年间,唐朝与吐蕃、回纥等民族的统治者曾一度休战,边境得到暂时安宁。作者当时途经边塞,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景象丽产生了喜悦心情,于是写下《塞路初晴》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晚虹斜挂,夕阳西沉,黄昏降临到边塞。天开始晴朗,可一半的山川仍带着雨的痕迹。

新下的雨水,到处漫流在青草蔓蔓的小路上。前方村庄,轻烟萦绕着绿色的杨树。

胡人的羊马,再也不要想到南方放牧,唐王朝的旌旗正飘扬在北疆。

我这行人惊喜地看到再也没有战争,能够在秋天的原野上悠闲地游赏打猎。

注释

(1)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

(2)昏:昏暗。

(3)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

(4)新水:谓雨水。

(5)乱侵:到处流淌。

(6)南牧:南下放牧,此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

(7)北门:指北部边防要地。

(8)闲看游骑猎秋原:谓由于没有战伐,游骑在草原上打猎为乐。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全文拼音版

sàichūqíng
wǎnhóngxiésàitiānhūnbànshānchuāndàihén
xīnshuǐluànqīnqīngcǎocányānyóubàng绿yángcūn
rényángxiūnánhànjiàngjīngzàiběimén
hángwénzhànxiánkànyóulièqiūyuán

作者介绍

雍陶(805—?),字国钧,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寓居成都。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与张籍、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工诗,多旅游之作。有集。

雍陶的诗

相关推荐

塞下曲

〔唐代〕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塞上

〔唐代〕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塞鸿秋·悔悟

〔元代〕刘庭信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