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来说劝您少骂一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也要再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秦始皇虽然已死了,但他的业绩还留存在史册,孔子的名声很大,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价值。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都是秦始皇的郡县制,您写的《十批判书》可“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认真阅读唐人柳宗元的《封建论》,但不要从柳宗元那里倒退到周文王的时代啊。
注释
(1)封建论: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篇论文,它重点论述封建制的弊端。
(2)郭老:是指对郭沫若的尊称。
(3)焚坑:即史称“焚书坑儒”之略,指秦始皇(赢政)灭割据称雄之六国(楚、齐、燕、韩、赵、魏)而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创立秦朝(定都咸阳,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赢政自称始皇帝)后,在以威权实行和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过程中,下令强制施行的“焚书坑儒”之举措。
(4)祖龙:见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曰:公元前211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滴池君。’因言曰:‘祖龙死。’”裴驷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毛泽东亦以“祖龙”代指秦始皇。
(5)业犹在:意谓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功业及其初步奠定的统一的中国版图仍然存在。
(6)孔学:是指以孔子为始的儒家学说。
(7)秕糠:是指秕子和糠,比喻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秕,秕子,空的或不饱满的籽粒,如谷秕子。糠,从谷子等作物的籽实上脱下来的皮或壳。
(8)百代:意谓很多朝代,主要指整个封建时代。百,这里并非指一百这一具体数目,而是概言其多。
(9)行:实行,沿用。
(10)秦政法:指秦朝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包括统一法令、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等,但这里似乎更强调的是始于秦始皇、秦王朝的废“分封”设“郡县”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国家政治体制。
(11)十批:是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郭沫若从1943年中至1945年集中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文章观点自发表以来,在历史和思想史、哲学史等学术界引起了反响和争鸣。
(12)唐人:即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13)莫:不要。
(14)子厚:是指柳宗元(773年—819年),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
(15)文王:是指西周文王,即姬昌,西周奠基者,实行“封建制”(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