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信州作

〔宋代〕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作品简介

《临江仙·信州作》是北宋词人晁补之所写的一首词,词中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情感。上片描写谪居生活情形,写出自己寂寞凄清的心境。下片写思归之情,借杜鹃苦啼,写人彻夜不眠,最后点出欲归之意。全词意境凄清幽冷,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

补之幼而能文,颇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与才干。三十几岁便任职秘书省,并出知齐州,有政绩。但是,因涉于新旧党争,于哲宗晚年,以“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州酒税”。这首《临江仙·信州作》就是在词人被贬监处信州酒税时写就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注释

(1)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2)残僧:老僧。

(3)松间药臼竹间衣: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4)幽禽:指杜鹃。

(5)缘底事:为什么。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xìnzhōuzuò
zhéhuànjiāngchéngmǎicánsēngxiāngsōngjiānyàojiùzhújiānshuǐqióngxíngdàochùyúnzuòkànshí
yōuqínyuánshìláizuìěrbiānyuèxié西yuànshēngbēiqīngshānxiànhǎoyóudàoguī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文学家。元丰二年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文俱佳,词风清丽,近柳永;散文流畅,得苏轼真传。代表作《摸鱼儿·东皋寓居》等词作,写隐居闲适之乐,语言明快。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晚年隐居金乡,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其文学创作融合豪放与婉约,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晁补之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临江仙·闺思

〔宋代〕史达祖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清代〕薛时雨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人家临水有无间。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而今无复旧词坛。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

〔宋代〕柳永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

〔五代〕顾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澹烟轻。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临江仙·莺报帘前暖日红

〔唐代〕李珣

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起来闺思尚疏慵。别愁春梦,谁解此情悰?

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旧欢无处再寻踪。更堪回顾,屏画九疑峰。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宋代〕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临江仙·卢龙大树

〔清代〕纳兰性德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