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感怀》是唐代诗人樊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客居异乡的惆怅,后两句以“江头草”四季常青与“岭上梅”十月早开为典型意象,深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直接抒情与景物描绘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久居南方、岁月蹉跎的感慨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精炼自然,情因景发,情与景融,令人动容。
南中感怀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樊晃曾任职汀州。远在福建,白然会产生蹉跎之感、羁旅之愁。《南中感怀》这首诗便是抒写诗人这个时期生活感受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南方道路上蹉跎前行的旅人还未能返回家乡,常常哀叹自然界的节候变化在催促着岁月的更迭。
四季的更替中小草依然保持着绿意盎然,当北方的十月还是秋风萧瑟之时,这里的山岭之上,梅花却已绽放。
注释
(1)南中:泛指南方地区。
(2)南路:南国之路,亦可作南去之路。
(3)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4)嗟:感叹。
(5)物侯: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映出季节的不同。
(6)江头草:指故乡长江岸草。
(7)岭上梅:岭,指南岭之一的大庾岭,为通粤要道。张九龄为桂州刺史兼岭南观察使时开凿新路,多植梅花,故又称梅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南丰先生挽词二首·其二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南乡子·路入南中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南池杜少陵祠堂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沈沦稷契身。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裯。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南乡子·冬夜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南乡子·云带雨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