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名法师是刘孝先的方外之交,又是诗友。在刘孝先现存的六首诗里,有两首与亡名法师有关,尤其是本诗,足见二人交情的深笃。此诗虽是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的和作,韵味其意旨,实为对亡名法师的一曲颂歌。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作品简介
全文拼音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作者介绍
刘孝先(生卒年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七弟。善五言诗,工画。初为武陵王法曹、主簿,王迁益州,随府转安西记室。承圣中,与兄孝胜俱随武陵王纪军东出峡口,兵败,至江陵,元帝以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兄弟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文集值乱,不具存。今存诗六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关推荐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五
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晚来风约半池明,重叠侵沙绿罽成。
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