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蒋山开善寺》是唐代诗人崔峒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清幽闲静的山寺图,表达了诗人的虚无思想与隐逸之思。全诗从远处、近处,寺内、寺外,空间、时间,视觉、听觉,眼见及心感等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登开善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登蒋山开善寺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
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青山古寺,隐藏在秋日云雾之中;山上香烟缭绕,从青绿色的山林中袅袅升起。
早晨,香客循着寺院的磬声而至;傍晚,寺僧依着残阳从山里归来。
从寺中望去,远处千家万户,历历在目;居此清净之地,前朝多少是非事,皆置之脑后。
我收起心绪,极目远望,只见芦苇暮霭,轻柔浩渺。
注释
(1)寻:随着,循着。
(2)磬至:磬: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也指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至:一作“食”。
(3)下界千门见:下界:佛教用语,称凡人所居之地。千门:犹千家。见:通“现”。
(4)朝:一作“期”。
(5)送目:远望,远眺。
(6)葭菼:指芦与荻,均为水生植物名。
(7)依依:轻柔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崔峒的诗
相关推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州海市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登霍山驿楼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登嘉州凌云寺作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