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代〕李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拼音版

tàizifēitàipínggōngzhǔchūjiàng
lónglóuguāngshǔjǐngguǎncháofēi
yànnóngzhuāngyǐngxīngjiànghuī
tíngruìyínbǎngzǎoxiánghuī
yúnzhuǎnhuāyínggàixiápiāozhuì
diāoxuānhuícuìbǎojiàguīdān殿diàn
míngzhūpèixiǎolòulúnkāishàn
huáguānlièyánlánshēnfāngyàn
huánjiēfèngchéndàizhēnxiūjiàn
diéxiùxiāngxīnfēnluòchén
huānnínghuānqìngqìngchūyīn
shǔlányánliángzǎochuīshūpín
fāngliùtàigòngshǎngwànniánchūn

作者介绍

唐高宗李治(628—683),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在位期间(649—683)继承贞观遗风,勤政爱民,国力持续强盛。初期由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后立武则天为后,开创“永徽之治”。在位时灭西突厥,平定高句丽,唐朝疆域达于极盛。晚年因风疾缠身,政务渐由武则天处理,为武周代唐埋下伏笔。李治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太行路

〔唐代〕白居易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太原早秋

〔唐代〕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平寺泉眼

〔唐代〕杜甫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太白岭

〔宋代〕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太常引·寿南涧

〔宋代〕辛弃疾

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