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天际归舟

〔清代〕蒋春霖

五湖之志久矣!羁累江北,苦不得去。岁乙丑,偕婉君泛舟黄桥,望见烟水,益念乡土。谱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婉君曾经丧乱,歌声甚哀。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作品简介

《琵琶仙·天际归舟》是清代词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叙写词人与侍妾婉君泛舟黄桥,望见一江之隔的故土,从而产生悔恨;下片伤春伤别,情意缠绵,从词意来看,词人似要与婉君作别,即婉君要离词人而去,十年相伴,其间恩恩怨怨,幽恨难消。词意含蓄委婉,哀而不怨。

创作背景

同治四年(1865),正是太平天国乱后一年,作者此时移寓泰州。此年词人与姬人婉君泛舟江苏县北的黄桥镇,而他的家乡就在镇的南面,和黄桥一江相望。但他恨羁旅匆匆,长年漫游江北,为生计奔波劳命,虽有归隐故乡的心愿而未能实现。他看见此起彼灭的烟霞,沉重的江水,不禁思念家乡,因此创作了《琵琶仙·天际归舟》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泛舟江上,在极远的天边有一只归船。悔不该,轻易相许与故乡梅花的约定。归雁之声与箜篌相和,我们和归雁一样漂泊在沙洲。酷寒却是分毫未减,东风吹又急,有谁来同情我愁苦憔悴。一只小船一位美人,和她乘着波涛共饮酒。

不要埋怨我感伤离别感伤春日,我害怕老去,心情也渐渐不似以前。弹指间十年过去,辗转奔波,身形容颜也减损了。今夜寒冷,困倦倚靠着船窗,为了明月,勉强起来梳妆。怎奈苍凉的秋声从指间流出,凄哀如清角之音。

注释

(1)沈腰:南朝梁沈约曾写信给徐勉,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2)青琴:相传为古代神女。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 此指婉君。

(3)雪:指浪花。

(4)弹指:佛教用语,极言时间短暂。

(5)萧娘:唐人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

(6)眉萼:眉头,这里指容颜。

(7)篷窗:船窗。

(8)强:勉强。

(9)梳掠:整鬓。

(10)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琶所用的拨。

(11)清角:古代五音之一。为乐声中最悲切之声。

全文拼音版

xiān··tiānguīzhōu
tiānguīzhōuhuǐqīngguóméihuāwèiyuēguīyànkōnghóushāzhōugòngpiàohánwèijiǎndōngfēngyòuwènshuíguǎnshěnyāochóuxuēqīngqínchéngtāozàixuěliáogòngzhēnzhuó
gèngxiūyuànshāngbiéshāngchūnchuílǎoxīnjiànfēizuódànzhǐshíniányōuhènsǔnxiāoniángméièjīnlěngpéngchuāngjuànwèiyuèmíngqiángshūlüèzěnnàiyínjiǎqiūshēngànhuíqīngjiǎo

作者介绍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幼时即才名远播,屡应科举而不第,仅为两淮盐曹等地方小官十余年。母去世后辞官,生活窘迫,忧时感世,自沉于吴江垂虹桥。春霖早年工诗,中年始致力于词,因慕纳兰性德《饮水词》及项鸿祚《忆云词》,晚年自定词集时,遂名为《水云楼词》。

蒋春霖的诗

相关推荐

琵琶仙·挑菜余寒

〔清代〕冯煦

挑菜余寒,载尊俎、共觅南朝陈迹。何处修竹,荒祠便娟弄春色。垂柳暗、轻烟散入,忍重问、五侯坊宅。曲理哀弦,文搜败箧,都付悽恻。

记夔府、啼鴂催归,又飞雨朝来下征驿。输与暗尘千里,数年年游屐。春渐远,巢痕换也,算再来、燕子如客。那更斜日东城,有人愁寂。

琵琶仙·拜月

〔清代〕张慎仪

碧落融融,帖寒玉、倒浸二分月色。正罢璇阁晚妆,下阶步虚白。焚真降、下风遥拜,有入骨、相思莫释。穿榭虫声,依廊花影,愁老蟾魄。

黯然诉、不尽幽情,诉一番、更一番凄绝。细语自怜自问,问今夕何夕。冷露湿衣娇欲颤,情烟丝、扶入珠箔。却把心事重重,吹入横笛。

琵琶仙·杨柳章台

〔清代〕黄燮清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何处采、蘼芜怨绿。问断红、愿化蝴蝶。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琵琶仙·赋琵琶

〔清代〕杜文澜

休拨鹍弦,可知是、贺老风流销歇。门巷犹忆,枇杷泠泠韵凄绝。人去后、关山雁远,剩环佩、夜归荒月。古驿沙寒,幽闺漏永,都是呜咽。

漫重念、孤泊空江,恐司马、青衫泪花叠。无限少年心事,对华灯低说。枫影外、千呼万唤,替秋风、管领离别。怎又听彻梁州,鬓丝添雪。

琵琶仙·颦月笼寒

〔清代〕冯煦

颦月笼寒,奈相见、旧日东阑愁凭。

溪上空掩,微云蘋波澹无影。

酸一点、离心似酒,被前浦、雁声吹醒。

断甃通潮,遥岚阁雨,幽恨销凝。

问何处、怨鹤啼烟,但凉翠濛濛湿萝磴。

依约远山眉样,待霜娥开镜。

风笛冷、春欺倦柳,剩断桥、几缕摇暝。

早又深烛单衫,悄归渔艇。

琵琶仙·隔水招鸥

〔清代〕戴延介

隔水招鸥,正绿波、十里晴镜春阔。

歌扇乍落飞英,酒鳞又凝碧。

知多少,采兰心事,算渐近、三三时节。

花雨惊魂,柳云约梦,浑是春色。

恰携得、一卷新声,待细与、尊前话游历。

唤起旧时明月,听梅边横笛。

愁自远、山中玉老,铸黄金、还煮白石。

且休辜负韶华,絮凉吹雪。

琵琶仙·闻高畟园典试粤西遥有此寄

〔清代〕李良年

过岭蛮烟,记曾是、横海楼船行处。

又报驿骑装书,津喧一使星去。

携帐底、一番丝竹,尽销得、残笳剩鼓。

笠叟珊瑚,蜑乡翡翠,多付吟句。

只频讶、五两风轻,镇吹送、相思旧游侣。

待折白门杨柳,怅停舟何许。

君到日、红棉开尽,有绛襦、仙子堪赋。

借问桃叶淩江,那时迎否。

琵琶仙·寂寞黄昏

〔近代〕宁调元

寂寞黄昏,有人正、独自伤离伤别。

怎奈衣满啼痕,和衣也消灭。

刚屡日、鱼沉雁断,万千事、欲和伊说。

小院筝琶,荒城角鼓,都助悲咽。

待重觅,絮果兰因,总翻覆场场堕奇劫。

双鬓莫教频照,怕新来似雪。

便寿命、河清得俟,却又知、在那时节。

想见思妇楼中,金钱暗掷。

琵琶仙·舟中望白帝寄漱泉

〔清代〕冯煦

天际征帆,甚愁里、过却巫山巫峡。

斜照还上层楼,兴亡问啼鴂。

凝望极、哀湍坏道,渐忘了、汉家陵阙。

城上荒砧,沙边断碛,遗恨犹咽。

漫回首、听雨僧庐,数镫下、寒虫共凄绝。

刚是带围消损,奈西风轻别。

归雁远、题画甚处,又一抹、扫尽残叶。

料也中酒高歌,唾壶敲缺。

琵琶仙·次姜白石韵

〔近代〕吴湖帆

山馆无眠,只听雨、夜滴蕉窗愁叶。

回记斜日河桥,归来顿悽绝。

偏纵有、莺娇燕姹,但心苦、断魂红鴂。

芍药将离,琵琶似续,凭向谁说。

谩提起、踪迹天涯,度兵火、仓皇旧时节。

犹好一枝栖艳,倚安巢芳荚。

人渐老、风情未减,映薄罗、粉腕如雪。

恍梦巫峡云回,又成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