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边塞诗。此诗聚焦唐军凯旋场景:首句"虏塞空"彰显战功之伟,次句"玉关东"点明归途方向,末句以战马与落日秋草的壮美意象作结。全诗语言简劲,意象雄浑,在盛唐边塞诗常见的豪迈基调中注入苍茫历史感,展现战争胜利背后的深沉时空意识。
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塞下曲》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虽国力不如盛唐,但边战仍未停歇。戎昱曾任荆南节度使幕僚,对边事多有关切。诗中"汉将"实指唐将,反映唐代诗人以汉喻唐的典型手法。"落日平原秋草"的萧瑟意象,可能暗含对战争消耗的隐忧,折射中唐边塞诗渐趋内敛的风格转变。
翻译注释
翻译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注释
(1)汉将:唐朝的将领塞。
(2)塞:要塞。
(3)玉关:玉门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塞下曲二首·其二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塞鸿秋·金谷园那得三生富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
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钎禄?
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鸿秋·道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塞外杂咏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塞下曲·其六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将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