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唐代〕李商隐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作品简介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宫人入道,“不自由”奠定全诗情感基调;颈联、颔联着力描写宫人的寂寥孤独,尾联以宫人情爱无遗恨来反衬他们悲惨的一生。诗歌以充满同情的态度描写宫人入道后寂寥孤孑、失去青春欢乐的生活,揭示了道教清规对人的自由、爱情的束缚。思想倾向比较进步。诗歌善用典,内容深刻,结构严谨。

创作背景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三年(838年)六月丁未朔:“辛酉,出宫人四百八十,送两街寺观安置。”皇帝放宫人出宫在李商隐时代数见,开成三年这次放宫人人数多,规模大,诗人正在长安、泾原一带,故《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此诗很可能作于此时。其时,韩琮正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当先有《送宫人入道》之作,而李商隐和之。

翻译注释

翻译

本是天使下凡又重返仙宫,可惜来去全不由她自主,一对金童玉女把她迎上了绿霞琼舟。

从此只能在九枝灯下朝拜道宫的金殿,日日凝望天上变幻的云霞,空守着凄冷的玉楼。

像颠狂的风女弄玉,永远告别了尘世人间,只有与那月宫中的孤独嫦城,在茫茫云间结伴同游。

如果说过去,她真正爱过韩公子,那么这绵绵长恨即便烧骨成灰也难休。

注释

(1)使:天使。首句说宫女本是降到人间的天仙,此时由天使追回,重返仙道,身不由己也。

(2)双童:玉童玉女,为侍者。道书上说,凡入道升仙,有玉童玉女驾绿琼之车来迎。

(3)辀:车辙,泛指车。

(4)九枝灯:也名九光灯,是一干九枝的花灯。

(5)三素云:道家称紫、白、黄三色之气为三素云。

(6)凤女:原指弄玉。此指宫女。

(7)月娥:嫦娥。此指女冠。

(8)孀独:孤独。

(9)韩公子:韩重。《搜神记》:“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韩重,欲嫁之不得,乃气结而死。”此以韩公子指韩录事。

全文拼音版

hánshìsònggōngréndào
xīng使shǐzhuīhuányóushuāngtóngpěngshàng绿qióngzhōu
jiǔzhīdēngxiàcháojīn殿diànsānyúnzhōngshìlóu
fèngdiānkuángchéngjiǔbiéyuèéshuānghǎotóngyóu
dāngshíruòàihángōngmáichénghuīhènwèixiū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宋代〕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和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代〕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