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作品简介

《秋日偶成》是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出自《明道先生文集》。这首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诗的首联从日常起居入手,写贬官后闲适生活,其余三联均围绕说理展开,中间二联体现的是作者的自然观,尾联则是作者的人生观,这些都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理学知天命、乐大道的通达态度。这首诗注重归纳推理,缺乏形象,枯燥乏味,情理及艺术方面都不甚可取。

创作背景

《秋日偶成》这首诗是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被贬谪回到洛阳后所作的。作为一名道德修养已经达到很高境界的理学家,作者所思考的并不是个人的得失与荣辱。他的安闲来自于内心的强大以及对天道至理的准确把握。换言之,即安闲是果,得道是因。这首诗即是体现这一心态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1)从容:不慌不忙。

(2)觉:醒。

(3)静观:仔细观察。

(4)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6)佳兴:好兴致。

(7)道通:道,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通,通达。

(8)淫:放纵。

(9)豪雄:英雄豪杰。

全文拼音版

qiūǒuchéng
xiánláishìcóngróngshuìjuédōngchuānghóng
wànjìngguānjiēshíjiāxìngréntóng
dàotōngtiānyǒuxíngwàifēngyúnbiàntàizhōng
guìyínpínjiànnánérdàoshìháoxióng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共创"洛学",奠定宋明理学基础,世称"二程"。提出"天理"概念,主张"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其学说经朱熹发扬光大,形成程朱理学体系。曾任监察御史里行等职,注重教育,培养众多弟子。诗文平实而富含哲理,后人辑有《二程全书》,其思想对东亚儒学影响深远,为宋明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程颢的诗

相关推荐

秋夜长

〔唐代〕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怀

〔南北朝〕谢惠连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预谋,倚伏昧前算。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玩。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颂羲无两旦。

金石终销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代〕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秋日杂感

〔明代〕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秋晚登城北门

〔宋代〕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