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王宣义持官的清正廉洁、人格修养的高尚、生性的疏阔狂傲和外貌的雄奇,从各方面显示其不宜混迹官场的特性,并写他辞归后尽管生活清贫,却能安享萧然林下的悠静之乐。篇中只以一二句点出苏轼赠红衣带事,篇末即围绕衣带阐发议论。诗中多用事用典,含义曲折深厚,章法错综变化,颇见艺术功力。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称老夫。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
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褌且著襦。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林间醉著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这首诗大约作于元祐三年(1088年)。题中所称“王宣义”,即苏轼的叔丈人王淮,字庆源。王庆源曾作洪雅主簿、雅州户曹参军,后辞官归里,有书致苏轼求红带。苏轼因之作《遗王庆源诗》。山谷的这首诗即步《遗王庆源诗》之韵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王参军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没像李衡临江种下千头木奴。
霜雪般的头颅不是为了向人折腰,戴着桐木帽足登棕榈鞋自称是老夫。
如沧江鸥鹭生性疏野没有机心,像幽谷的虎豹牙须雄健威武。
鹔鷞毛作袍子退隐后穿起百姓衣服,猩猩血染成的红带为邻翁所无。
昨日杜鹃声声劝人归去,归来后还等着把酒再听提壶。
古诗百科~当今人材济济并不缺乏,朝廷中文、吕二老须人搀扶。
儿子吃不饱饭仍然勤苦读书,妻子穿着短袄就不求棉裤。
村社瓮中酒可喝,溪中鱼可捕,何必更追问黄鸡肥瘦与否?
醉倒林间听人伐木丁丁,还梦见官府逼人催租呼号到户。
万钉宝带的高官也不要爱它,富贵哪能滋润黄泉下的硬土。
注释
(1)参军:录事参军,掌管各曹文书、纠察府事的属官,王淮曾任雅州户曹参军。
(2)四立壁:谓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3)千木奴:用李衡事,李衡为丹阳太守时,派人在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千株,临死时对儿子说:“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见《三国志·吴志·嗣主传》“孙休”注引《襄阳记》)
(4)折腰: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事。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自由随性的人,就说出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见《晋书·陶潜传》)
(5)桐帽: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
(6)棕鞵:棕木制成的鞋。
(7)阴壑:幽深的山谷。
(8)雄牙须:牙须雄健威武
(9)鷫鷞作裘初服在:“鷫鷞”句:《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归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屈原《离骚》:“退将复修吾初服”,此处化用以上句意暗示王庆源退隐后高深的道德修养。鹔鷞(sù shuāng),水鸟,雁的一种,羽毛可制为裘。也作“鹔鹴”。
(10)猩血染带:指苏轼所赠红带系猩猩血染制而成,色泽鲜丽。
(11)杜鹃劝归去:据说杜鹃啼声如人言“不如归去”,又用陶渊明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的典故。
(12)更待:一本作“更得”。
(13)提壶:鸟名,鸣声如“提壶芦”。
(14)天上二老:指文彦博、吕公著,二人均以年高而任宰相。
(15)妇无复褌且著襦:“妇无”句:暗用韩伯事。韩伯少时贫困、其母为之缝制寒衣,只能先作“襦”而无法作“复褌”。(见《晋书·韩伯传》)褌(kūn),裤子。襦(rú),短衣。
(16)社:村社,古代风俗,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
(17)漉:指滤酒。
(18)癯:瘦。
(19)追呼:指胥吏到门号叫催租。
(20)万钉围腰:指达官贵人的万钉宝带。万钉,古人在腰带钉上玉片,万钉指玉片之多。
(21)黄垆:犹黄泉。《淮南子·览冥》:“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注”:“黄泉下垆土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杨君全送酒
扶衰却老世无方,惟有君家酒未尝。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
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
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其一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次韵公择舅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一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贵阳东望楚山平,无奈天涯又送行。
杯酒豫期倾盖日,封书烦慰倚门情。
心驰魏阙星辰迥,路绕山乡草木荣。
京国交游零落尽,空将秋月寄猿声。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二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雁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二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