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拼音版

xiǎochí
quányǎnshēngliúshùyīnzhàoshuǐàiqíngróu
xiǎocáijiānjiānjiǎozǎoyǒuqīngtíngshàngtóu

作品简介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南宋"诚斋体"诗歌的代表作,以微观视角捕捉初夏池塘的灵动生机。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拟人化描写水源柔情,"树阴照水爱晴柔"展现光影交融的静谧。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特写镜头定格生命初绽的瞬间,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意象。全诗语言清新活泼,观察细腻入微,体现了杨万里"活法"诗学主张,开创了南宋诗坛的新风貌。

创作背景

《小池》此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年),杨万里任常州知州期间。时值其诗风成熟期,主张"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诗中"小池"实为官署后园景致,诗人通过日常小景的瞬间捕捉,实践其"不听陈言只听天"的创作理念。作品诞生于南宋偏安时期,以微观世界的盎然生意,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展现了乱世中文人寻求精神慰藉的独特方式。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杨万里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小池

〔清代〕曾国藩

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小池

〔宋代〕陆游

荷锸庭中破嫩苔,清沟一派引泉来。

剪刀草长浮萍合,无数游鱼去复回。

小池

〔宋代〕冯坦

岩上层层叠翠苔,小池巧凿近岩隈。

就岩引得清泉满,便有前山月入来。

小池

〔明代〕朱浙

篱落能多地,居然凿小池。

白莲还自种,幽兴有谁知。

清晓露华集,空天月色宜。

江湖万里思,把玩独移时。

小池

〔宋代〕宋祁

细溜沙渠逗曲池,碧浔馀润渍蚌衣。

风休浪静如圆鉴,时有文禽照影飞。

小池

〔宋代〕张侃

小池栽得数枝莲,也占新凉七月天。

说道南湾纳空阔,尽将野意换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