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宋代〕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作品简介

《冷泉亭》宋代诗人林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可称写景佳作,描绘西湖冷泉亭一带优美绮丽的风光。先写四周精致,画面一个个地展现,就像用镜头扫描一样。最后三句写冷泉亭坐落在飞来峰,用有人纷纷询问侧面描写了它的神妙和对人的吸引力,极有兴味。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泓清澄的泉水,沁人心脾,引起无尽的诗思;年复一年,泉的冷暖,又有谁能够理解知晓?

它流呀,流呀,流入了西湖,浮载着歌舞画舫,那时候,与在山时的清澈,已不是同一面貌。

注释

(1)冷泉亭: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飞来峰下,亭前有冷泉,通西湖。“冷泉”二字为白居易书,“亭”字为苏轼书。

(2)诗脾:等于“诗肠”,指诗思、诗兴。

(3)只自知:用佛家语“如鱼欲水,冷暖自知”(《传灯录》),表示别人无法理解。

全文拼音版

lěngquántíng
hóngqīngqìnshīlěngnuǎnniánláizhǐzhī
liúchū西zàihuítóuzàishānshí

作者介绍

林稹(生卒年不详),(明洪武《苏州府志》卷一二作林植,《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谓《江苏志》误作林稙),号丹山(《宋诗纪事》卷七四),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茂失子。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是宋朝有名的才郎,著有《宫词》百首,《千家诗》收《宫词》两首以及《冷泉亭》一首。

相关推荐

古风·齐有倜傥生

〔唐代〕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听邻妓诗

〔南北朝〕丘巨源

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

飞华瑶翠幄,扬芬金碧杯。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送董元达

〔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送曾巩秀才序

〔宋代〕欧阳修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

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

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四时读书乐·其四

〔宋代〕翁森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白发吟

〔唐代〕杜荀鹤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隋侯获珠

〔魏晋〕陶渊明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可长三尺,于热沙中宛转,头上血出。隋侯见而愍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语曰:“汝若是神龙之子,当愿拥护于我。”

言讫而去。

至于齐国,经二月还,复经此道。忽有一小儿,手把一明珠,当道送与。隋侯曰:“谁家之子?而语吾。”

答曰:“昔日深蒙救命,甚重感恩,聊以奉观。”

侯曰:“小儿之物,讵可爱之?”

不顾而去。

至夜,又梦见小儿持珠与侯曰:“儿乃蛇也,早蒙救护生全,今日答恩,不见垂纳,请受之,无复疑焉。”

侯惊异。迨明,见一珠在床头,侯乃收之而感曰:“伤蛇犹解知恩重报,在人反不知恩乎?”

侯归,持珠进纳,具述元由,终身食禄耳。《搜神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