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月

〔唐代〕白居易

海水明月出,禁中清夜长。

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

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

作品简介

《禁中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轮明月从海边升起一直到照射在禁中池塘的全过程。全诗直白如话、轻快自然、循序渐进。这首诗虽然表现出诗人孑然一身的寂寞孤独,但诗人也流露出自己同明月相伴,心情自然亦同明月一样明朗清净。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九年(803)春,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以书判拔萃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永贞二年(806)罢校书郎。此诗或作于任校书郎其间。题为“禁中月”,即为白居易在皇帝住处看月亮,由所见所感作《禁中月》此篇。

翻译注释

翻译

一轮明月从海水里升了起来,在这皇宫中清净的夜晚便显得悠长。

月光照亮了东南的楼殿,然后又渐渐地照上了宫墙。

月光明净地照射在池塘里,水面上的光冷清得像玉石、寒霜一般。

这月光跟尘世上的其他光亮相比,没有被尘土污盖掉清净的光芒。

注释

(1)禁:宫禁,皇帝的住处。

(2)稍稍:渐渐地。

(3)金塘:此喻池塘被月光染成金色。

(4)玉砌:玉石砌成的砖瓦。

(5)清光:清亮的月光。

全文拼音版

jìnzhōngyuè
hǎishuǐmíngyuèchūjìnzhōngqīngzhǎng
dōngnánlóu殿diànbáishāoshāoshànggōngqiáng
jìngluòjīntángshuǐmíngshuāng
rénjiānjiànchénqīngguā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代〕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宋代〕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千秋岁引·丽谯

〔明代〕夏允彝

泽国微茫,海滨寥廓。万堞孤城逼天角。云外龙车碧树悬,霜前雁字当窗落。苎城花,秦山月,都萧索。

刺史风流携琴鹤,暇日高吟倚轩阁。酾酒新亭几忘却。三泖沙明绕郡楼,九峰岚翠扶城郭。铜壶响,晓更催,宛如昨。

增广贤文·其四

〔明代〕佚名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少,欺少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消。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赌博。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穷不久,无子富不长。

善必寿考,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依本分,贫穷不必再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架上碗儿轮流转,媳妇自有做婆时。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枝由树分。

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公法,民有私约。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

一字为师,终身如父。

忘恩负义,禽兽之徒。

戏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莫怨天来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

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清高。

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路上有饥人,家中有剩饭,积德与儿孙,要广行方便。

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

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

人亲财不亲,财利要分清。

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要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

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

记得旧文章,便是新举子。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但求心无愧,不怕有后灾。

只有和气去迎人,那有相打得太平?

忠厚自有忠厚报,豪强一定受官刑。

人到公门正好修,留些阴德在后头。

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

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

次秀野种粟韵

〔宋代〕朱熹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