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饯别词。上片十句,着重描绘郭氏池亭的秋景和惜别之情;下片九句,重在追写郭氏池亭中的歌宴与歌妓。词为饯别而作,既然在“池亭”之中,便借眼前景物加以展开。词中多用借代手法,如“檀栾金碧”等,使词意曲折,须思而得之。此词以惜香怜玉之笔,写友朋聚散之绪,温柔缠绵,别具机杼。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三十岁左右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居吴地达十年之久(《惜秋花》词云:“十载寄吴苑”),对吴地的历史掌故极为稔熟。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作品。此词即是吴文英与同僚在郭希道池亭中饯别孙无怀所作。《夏笺》:按《二十史朔闰表》,嘉定六年(1213年),绍定五年,景定三年(1262年),皆闰九月。嘉定六年,梦窗才十余岁,又此词载《花庵词选》,《词选》结集于淳祐九年(1249年),在景定之前,知必绍定五年壬辰之作。郭园在苏州,词题“幕中”,谓苏州仓幕也。客苏州,始见于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郭家金碧灿烂的池亭边种了许多漂亮的竹子,在仙境般的园林内又有许多轻柔多姿的树木。人世俗尘还没有沾污了这个芳香的花园。园中有经受了霜侵露浸的柳枝和荷花,以花树点缀园中的秋景。初八的月儿像一个初学画眉的少女,把眉色画得浓厚粗重,然而她还是半羞半遮地出现在东边的墙上。我和同僚们一起将车马停放在郭氏园外,替孙无怀在郭氏池亭中设宴饯行。
我知道主人常在这园中设歌舞宴待客,酒宴中歌妓的歌声高吭,简直能够惊落庭前的艳花。希道家的歌妓曾经倚栏高歌,如今我靠在这栏干旁,还能闻到她遗留下来的香粉味。池中的碧波也曾照映过她的新妆与明眸,今天我们同样是临流设宴,却总归比不上主人家歌舞宴客的盛况。住在小楼中的歌妓气质淡雅,住所幽静,直可与深秋菊花齐美,真是令人钦羡啊!而今楼在而人未能见,能不令人惆怅乎。
注释
(1)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寒松叹”“风求凰”等。此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入声,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格律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等,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等五种变体。
(2)幕中:苏州仓幕。
(3)孙无怀:生平事迹不详。
(4)郭希道:词人在苏杭时的交游,其家中有池苑。夏氏《系年》提及《声声慢》云:“郭希道池亭即集中之清华池馆,在苏州。”
(5)闰重九:绍定五年闰九月,重九即重阳。
(6)池亭:即郭清华池馆。
(7)檀栾:美好的样子,专状竹貌。
(8)婀娜:指柳,姿态美好的样子。
(9)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园中池亭。
(10)游云:指凡世俗尘。
(11)芳洲:香草丛生的水中小洲。
(12)露柳霜莲:柳、莲披秋露、秋霜,显出瑟瑟秋意。
(13)成:一作“秋”。
(14)新弯画眉:指一弯新月。弯弯如女子初画之眉。
(15)未稳:未妥帖,指尚未画完。
(16)护:一作“度”。
(17)西台:中书省的别称。一说指刑部的别称,又说指苏州仓幕。此指代孙无怀入京为官。
(18)临流:临水,此指送别。
(19)秦讴:秦青讴歌。《宋书·志第九·乐一》:“薛谈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而辞归。青饯之于郊,乃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此指优美动听的歌声。
(20)腻粉:即脂粉。
(21)输:比不上,不如。
(22)翠涟:绿色的涟漪。
(23)甃:井、池周边砌的砖。
(24)瞰:从高处往下看,也泛指看。
(25)明眸:明媚的眼波,即“明眸善睐”。
(26)黄花:菊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嘲红木犀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澹,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
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当年事,同几人、亲友似翁。
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淡泊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