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暮霞照水》是南宋词人赵昂创作的一首词,上片集中描绘芙蓉花盛开时的景况,虽显得有些质实,但词人笔锋一转,逗出几分空灵。下片写与美人的对比中,进一步描绘出芙蓉花的形象和神韵。该词章法严密,笔意雅秀,构思精巧。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该词应作于淳熙六年(1179)后至淳熙十四年(1187)高宗卒之前,是宋高宗与宋孝宗宴饮时,赵昂应高宗之命而作的一首应制词,命以咏“拒霜”。高宗看后很高兴,不仅赏赵昂许多银绢,且让孝宗给赵昂升了官。
翻译注释
翻译
晚霞照映着水面。水边生长着无数的拒霜花。早晨还带露水的拒霜花,粉红的花瓣更显娇嫩。木芙蓉丛生,成林成片的繁花灿似锦绣,簇如屏障。随着太阳的转移,层层叠叠的花影也随之发生变化。南方的天空,空旷高远。人立在萧瑟的西风中。
夕阳的光辉洒在古道上,叹息秋色浓于愁。宫中的三千佳丽,对着镜子懒于梳妆。加上红色则过于红,在芙蓉花前面,宫中佳丽感到不能与花争美,无法打扮自己的面容,只有失意而伤感、懊恼。花期短暂,容易凋谢,但秀美的风光,无穷无尽。
注释
(1)婆罗门引:词牌名,双调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五平韵。
(2)暮霞:晚霞。
(3)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名拒霜花。
(4)步障:屏幕。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
(5)迥:远。
(6)粉黛:此指宫女。
(7)临鉴妆慵:对着镜子懒于化妆。
(8)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9)妾:古时也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
(10)烟水无穷:水波渺茫,无穷无情,表现惆怅、空虚的心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婆罗门引·春尽夜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婆罗门引·四月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馀双眼,冷泪交流。
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且把酒、细听箜篌。
婆罗门引·月下忆荷花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望月婆罗门引·和李廷弼韵就庆初度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风亭月轩。更何用、种琅玕。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粱梦一番。沉醉后、处处麇山。
望月婆罗门引·叔经宣慰寿
□□□□,□谁人得数登临。看公钟鼎何心。
凤味东边小筑,桃李作高林。
道诗书教子,绝胜黄金。千年尚禽。肯随世、漫浮沉。
好在传家棠树,培壅清阴。
年高德劭,似一日、春光一日深。青镜里、白发休侵。
婆罗门引·西风过后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锦机偏动幽情。
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
叹沧波一片,轻换阴晴。凝眸短檠。浑未辨、旧时明。
况又潇潇细雨,遥夜争鸣。
繁华梦久,怕相将、都付与云屏。愁玉女、立尽残更。
婆罗门引·再游仙潭薛氏园亭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
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
婆罗门引·青青杨柳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怎人生、惯见生离。
婆罗门引·古今扰扰
古今扰扰,大都奔竞利名场。舟车仆马如狂。
到底功勋事业,分付梦黄粱。
甚刚求失鹿,不见亡羊。且宜自防。须着脚、水云乡。
截断从来去路,步步清凉。
本然自得,是千古圆明珠玉房。真个事、谁肯承当。
婆罗门引·一毫不立
一毫不立,万缘俱遣露真诠。冲虚蹑景泠然。
莫向他方物外,别觅洞中天。
是韩獹逐块,阳焰为泉。亘初本源。只这是、更无玄。
默究端端的的,体用完全。
分分朗朗,放一段光明不记年。还会得、心月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