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咏梅》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梅花,其所处的环境是云湿,桥冷,月寒,衬托出梅花的冷艳。下片写梅花,花似旧,花正寒,观梅者,人瘦,独倚。这首词借梅表现词人不甘流俗、追求高洁的思想情操。整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细腻,情浓景真,风格秀婉,感人心扉。
菩萨蛮·咏梅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咏梅》这首词约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冬天。朱淑真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写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朱淑真诗歌的题材比较广泛,她用诗歌记游、赠答,并表达客居异乡时对亲友的怀念。她还写了一些咏史诗,议论历史,品评人物,都很有见地。她常常表现出对于农事和百姓生活的关怀,写有《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喜雨》《新冬》等诗。她还作有许多写景咏物诗,湖光山色,四季景物的变易,都被她艺术地再现于诗歌之中。这首《咏梅》词是体现朱淑真“清新婉丽、蓄思含情”风格的代表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几朵带着雨意的乌云一动不动地高挂在天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刚刚冲破云雾的遮挡出现在天边,梅树多姿的身影在东风中摇荡。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在向远方流左。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光中散发着幽香。
怀着爱怜的心情看着梅花仍和往年一样娇美,可梅花哪里会知道爱怜它的人却又比去年瘦损多了。夜深了寒意更浓,连那不畏寒的腊梅,似乎也正感到了寒冷。
注释
(1)湿云:饱含水气的云。
(2)渡:移动,运动。
(3)蛾寒:像蛾眉似的冷月。蛾:通“娥”,指娥眉,用以比喻弯月。
(4)和:连。
(5)怜:爱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淑真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七夕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见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咏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轻鸥欲下春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两岸野蔷薇,翠笼熏绿衣。
凭船闲弄水,中有相思意。忆得去年时,水边初别离。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