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宋代〕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是宋代词人叶梦得于绍兴八年(1138年)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写了霜降时节的凄清秋色;下阕写习武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老体衰报国无力的悲慨之情。全词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健。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当时,宋朝北方的大片国土都已为金国占领,南宋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河山,建康城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军的重镇。词人此时再度担任建康府知府,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霜降之后碧空寥廓,清朗而宁静。在西风的催促下,寒冬将至,秋事紧迫。西风中万木的萧瑟之声起初只是隐约可闻,可到了半夜时分,却吹得梧桐沙沙作响。我离筵起身登上高城,迎着西风,回头眺望,只见中原故土,满目凄凉,关河千里,尽皆沦丧。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借酒浇愁,与大家一醉方休。密集的鼓声喧闹起来,清晨时分,演武场上飞骑来往奔驰,张弓竞射。

我年岁已老,到了垂暮之年,只能眼看着坐上宾客为习射的好成绩而争相夸美。不由得问起了自己:你平生的豪壮气概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当年的走马竞武又是在为谁争雄呢?怎比得上席间勇武之士岳德,他挥手之间,箭弦声骤响,远处天空中那对飞翔着的大雁应声而落。回头望向昔日魏尚、李广屡立战功的云中郡,如今已沦为敌境,我真为自己的衰老而感到无比的惭愧啊!

注释

(1)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

(2)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3)起瞰:起身登城,俯视四周。

(4)关河:指北方大片被金人占去的领土。

(5)叠鼓:接连不断地打鼓(指早晨报时的鼓声)。

(6)雕弓:指弓背饰有花纹的弓。

(7)衰翁:词人自称。

(8)当筵:席间、当场。

(9)虎士:勇士。

(10)双雁落遥空:形容箭术的神乎其技。

(11)云中:指云中郡,为汉代西北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下战功。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全文拼音版

shuǐdiàotóu··shuāngjiàngtiānjìng
shuāngjiàngtiānjìngqiūshì西fēnghánshēngyǐnchūtīngzhōngtóngkàngāochénghuíwàngliáoluòguānqiānzuìjūntóngdiénàoqīngxiǎofēiyǐndiāogōng
suìjiāngwǎnzhēngxiàowènshuāiwēngpíngshēngháoānzàizǒuwèishuíxióngdāngyánshìhuīshǒuxiánshēngxiǎngchùshuāngyànluòyáokōnglǎozhēnkānkuìhuíshǒuwàngyúnzhōng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住乌程(今属浙江)。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进士,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南渡后,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营留守,积极参加抗金的斗争。晚年居吴兴卞山,以读书吟咏自乐。其词受苏轼影响,特别是晚年的词作,“能于简淡时出雄杰”,间有感怀国事之作。也能诗。

叶梦得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宋代〕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

〔宋代〕刘过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代〕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金代〕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宋代〕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宋代〕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宋代〕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宋代〕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

〔金代〕元好问

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