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是宋朝秦观的一首描写妇女冬夜闺情的词。上片写独居的苦闷,长夜漫漫,无人共处。“枕衾鸳风”最惹愁恩,只好和衣闷卧。下片写百无聊赖的远思。刚入梦境,却被城头角声惊醒,只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断续续地传来梅花三弄,令人越发生愁。
《桃源忆故人》这首词抒发了幽闺深锁,独居无聊的苦闷情绪。全词意境凄婉,情思缠绵,雅俗共赏。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桃源忆故人》是宋朝秦观的一首描写妇女冬夜闺情的词。上片写独居的苦闷,长夜漫漫,无人共处。“枕衾鸳风”最惹愁恩,只好和衣闷卧。下片写百无聊赖的远思。刚入梦境,却被城头角声惊醒,只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断续续地传来梅花三弄,令人越发生愁。
《桃源忆故人》这首词抒发了幽闺深锁,独居无聊的苦闷情绪。全词意境凄婉,情思缠绵,雅俗共赏。
那华丽的高楼上深锁着一个多情之人,清冷的漫漫冬夜却无人和她共度。独守空闺之时,更怕看见枕头、被子上绣着的成双成对的鸳凤,烦闷的她无心解衣,拥被而眠。
没来由地,忽然画角声起,惊动了警卫森严的整个城池,也打破了她的新梦。望窗外月光铺地,映着严霜,听《梅花三弄》的乐曲幽幽响起,一曲终了,犹自辗转难眠。这万般凄冷,如何消磨?
(1)玉楼:汲古阁本误作“秦楼”。旧题东方朔《十洲记》:昆仑山“城上安全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二:“玉楼巢翡翌,珠殿锁鸳鸯。”
(2)羞见:怕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羞,犹‘怕’也;亦犹云‘怕见’也。”又云: “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 ‘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羞看,怕看也。”
(3)无端画角严城动: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严城,防守严密之城。《文选》李善注《抱朴子》:“鲍生日:人君恐奸衅之不虞,故严城以备之。”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寒草未衰,严城于焉早闭。”又何逊《临行公车》诗: “禁门俨犹闭,严城方警夜。”皆城门早闭迟开,实行宵禁,并鼓角警戒。
(4)月华:月光。梁元帝《乌栖曲》:“复值西施新浣纱,共向江干眺月华。”宋范仲淹《御街行》:“年年今年,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5)听彻《梅花弄》:谓听完《梅花三弄》一曲,听彻,听毕。曲终,谓之“彻”。唐王武陵《王将军宅夜听歌》: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梅花弄》,汉《横吹曲》名,相传据晋桓伊笛曲《三调》改编;后为琴曲,凡三叠,故称《梅花三弄》。
门前一尺桃花雨。因甚玉骢轻去。点点春愁如絮。飘到眉心住。
灯边夜按红么谱。尘满翠弦筝柱。分付啼鹃代诉。宛转伤春语。
思量旧雨兼今雨。愁绝江山无主。大好头颅奚补。拂袖婆娑舞。
玉箫声里瑶台女。似怨乾坤终腐。生就容姿媚妩。心事犹堪语。
葳蕤深锁年华老。欹枕梦回啼鸟。春漏迢迢待晓。镇日忧心悄。
卷帘满目游丝袅。零落杏花飞绕。缚帚呼童频扫。砌长忘忧草。
一番花信千回梦。没个些儿闲空。早起帘钩未控。已有禽声弄。
开奁只觉眉山重。扫杀宣毫无用。几片花飞不动。爱残春断送。
自从师指天机道。万卷仙经都晓。若会运精归脑。颜貌长不老。
真铅真汞人知少。乌兔烹煎成宝。身外有身方了。玉帝金书召。
夫妇听裁断。好生舍拚。男儿休管。俄然断。
恩爱无萦绊。渐令火锻。明明光灿。山侗唤。
仙老真禅老。万缘拂扫。下心最妙。俄然了。
神气精三宝。闲烹炉灶。丹成惊早。真如好。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
悟来便做飍飍么。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轻帆落处斜阳快。夹岸柳条都败。雪厚板桥压坏。
村酒停灯卖。寒星苦月长湖外。负却孤眠愁债。
此夜寂寥情派。料得双鸥解。
庭前一夜风吹急。雪意妒花飞白。欲觅孤芳难得。
踏碎琼瑶迹。徘徊几度穿林出。想见琼姿仙格。
未许俗人轻识。惆怅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