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絮

〔唐代〕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作品简介

《池上絮》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落日的余晖照着池水,柳絮漫天飞舞,组成了一个非常佳丽的艺术境界。后两句写柳絮飞过池面时,因为沾湿了,就再也不能飞回。这首诗描写细腻,意趣横生。

创作背景

视内容情调,这首诗似作于元和六年(811年),任河南令,在洛阳时。韩愈见眼前景物不饰自切,于是创作《池上絮》此诗以喻社会世俗不琢自深。

翻译注释

翻译

落日的余辉映照着平静的池水,杨柳的花絮在晴空中自在地飘飞。

纤柔的身躯还想越过如镜的水面,却被沾湿了无数不能飞回。

注释

(1)絮:柳絮,柳树的花。

(2)晖:日光。

(3)杨花:即柳絮。

(4)纤质:谓纤小的身躯。

(5)凌:渡过,逾越。

(6)清镜:指池水。

(7)湿却:湿了。

(8)无穷:指柳絮落于水面极多。

全文拼音版

chíshàng
chíshàngfēngyǒuluòhuīyánghuāqínghòufēifēi
wèijiāngxiānzhìlíngqīngjìng湿shīquèqióngguī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代〕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

〔宋代〕杨万里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逾滟滪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池上二绝

〔唐代〕白居易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