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济州

〔宋代〕刘攽

狱市并空俗已和,使君高兴足婆娑。

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

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狱市并空俗已和,使君高兴足婆娑。

监狱和市集都清静安宁,民风也已然和睦,太守兴致正浓,满心悠然自得。

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

林间景色美得像画,似经重新描摹梳洗般清丽;湖面波光恰似明镜,愈发显得洁净光亮。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

历下的军事声名从古至今都很兴盛,济南的有名之士近来更是增多。

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

小寒时节,渐渐有了北归的大雁,把心中话语托付给大雁,让它随翅膀一同捎去远方。

注释

(1)狱市:狱讼以及市集交易。

(2)婆娑:逍遥;闲散自得。

(3)军声:军队的声威、声势。

(4)迩来:从那以来。

(5)飞翰:飞鸟。

寄王济州拼音版

wángzhōu
shìbìngkōng使shǐjūngāoxìngsuō
huàchénglínchóngzhuāngjiànzuòguānggèngjié
xiàjūnshēngcóngshèngnánmíngshìěrláiduō
xiǎohánjiànyǒuběiguīyànhuàfēihàntóngguò

作品简介

《寄王济州》是北宋文学家刘攽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济州狱市并空、湖光山色等人文自然风貌,展现了当地官吏治理有方、百姓安居的景象。诗中“小寒渐有北归雁”一句,以小寒节气为背景,融入候鸟迁徙的物候特征,同时借“历下军声”“济南名士”等典故,凸显济州历史底蕴与文脉传承。该诗因用韵工整被收录于《平水韵》五歌韵部示例,现存于《彭城集》等文集。

创作背景

《寄王济州》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明确记载。根据诗中“小寒渐有北归雁”可知,其写作背景与小寒节气相关。刘攽通过寄诗友人王济州,赞颂其治下济州政通人和之貌。

作者介绍

刘攽(1023—1089),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与兄刘敞同登庆历六年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他博学多才,尤精史学,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部分,贡献卓著。其为人诙谐幽默,诗文流畅爽朗,著有《彭城集》、《公非先生集》及笔记《中山诗话》等。刘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寄李儋元锡

〔唐代〕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淮南友人

〔唐代〕李白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寄荆州张丞相

〔唐代〕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寄夫

〔明代〕黄峨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寄黎眉州

〔宋代〕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