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亭

〔明代〕张以宁

碧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

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

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

作品简介

《峨眉亭》是明代诗人张以宁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独坐峨眉亭饮酒赏景的情景,抒发了对唐代诗人李白的追忆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首联“碧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点明地点和情境,展现诗人独饮的孤高意趣;颔联“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以“谪仙人”(李白)的缺席反衬青山依旧,隐含物是人非之感;颈联“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勾勒出秋意苍茫的壮阔画面;尾联“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以琴音寄情,表达超然世外的隐逸之思。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悠远,既有对前贤的追慕,又有对自然的深情。

创作背景

《峨眉亭》此诗作于张以宁游历峨眉亭时。峨眉亭位于安徽当涂采石矶,因李白曾在此饮酒赋诗而闻名。张以宁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历经朝代更迭,诗中“不见谪仙人”既表达对李白的怀念,亦暗含对盛世文坛的追忆。“秋色淮上”的苍凉景象,或寄托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尾联“弹与蛟龙听”化用《楚辞》中湘君鼓瑟的典故,彰显其高洁孤傲的品格。

翻译注释

翻译

带着两瓶好酒,来到峨眉亭中独自畅饮。

不见诗仙李白的身影,三山仍然青苍欲滴。

秋意自北而南地渗透弥漫开来,一时间把云烟缭绕的汀洲都淹没了。

双手抚琴,四周无人,只好弹给蛟龙听。

注释

(1)碧酒:绿酒。古代新熟的美酒呈绿色。

(2)银瓶:指酒器。

(3)谪仙人:指李白。

(4)云汀:云气弥漫的小洲。

全文拼音版

éméitíng
jiǔshuāngyínpíngzhuóéméitíng
jiànzhéxiānréndànjiànsānshānqīng
qiūhuáishàngláicāngránmǎnyúntīng
jiāngshíxiándànjiāolóngtīng

作者介绍

张以宁(1301—1370),字志道,号翠屏,福建古田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明洪武初年应召入京,任侍讲学士,曾出使安南。其诗文清雅,尤擅绝句,著有《翠屏集》《春王正月考》等。以宁为官清廉,晚年潜心学术,是元明之际文坛重要人物。

相关推荐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

〔五代〕欧阳炯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苏武庙

〔唐代〕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满江红·怀子由作

〔宋代〕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送别裴仪同

〔南北朝〕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南中荣橘柚

〔唐代〕柳宗元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咏贫士七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