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着眼与对周邠《雁荡山图》的赞赏,抒发了作者无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十月。周邠是苏轼通判杭州时的僚属和诗友,诗、画兼擅,当他向苏轼寄赠《雁荡山图》及新诗之后,苏轼便写下了这两首和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指点名山胜迹先要倚仗采药老翁,你用画图幻化出一座大槐宫。
看那小阁云烟缭绕,树色苍翠,使人眼目清明,久吟新诗,牙齿发冷,窗外是飞雪寒风。
我将见到称雄陕县以西的华山、少华山,眼下密州的九仙山已领先于京东。
这辈子确实有周览名山的缘分,我已觉得温州、台州的山水全在胸中。
注释
(1)采药翁:《后汉书·庞公传》:“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
(2)大槐宫: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醉梦入一大城,朱门重楼,楼上金书题曰大槐安国。其王以女嫁之,拜为南柯太守。及觉,始知所游乃庭前大槐下一蚁穴。
(3)齿冷:久吟周氏新诗,以致齿冷。李洞《送远上人》诗:“齿因吟后冷,心向静中圆。”
(4)嚼雪风:时因大雪,故吟诗时戏说是嚼雪风。
(5)二华:即太华、少华。太华即华山,在陕西华阴县西南。少华在其西。
(6)陕右:陕县以西,地当今陕西一带。
(7)九仙:山名,在密州。
(8)京东:指京东东路。
(9)温台:指温州、台州,北宋属两浙路,今属浙江。温州有雁荡山,台州有天台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二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次韵登凌歊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次韵乐文卿北园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
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
且复高吟置馀事,此生能费几诗筒。
次韵胡少参见过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四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