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简介

《春晓》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以短短二十字勾勒出春日晨醒的细腻感受。前两句通过"不觉晓"的慵懒与"闻啼鸟"的生机形成听觉对比,展现春晨的宁静美好;后两句笔锋轻转,以"风雨声"的回忆引出"花落"的淡淡怅惘。全诗语言平白如话却意境层深,将刹那间的自然感悟升华为永恒的生命哲思,完美体现盛唐山水诗"天然去雕饰"的美学追求,被誉为五绝典范。

创作背景

《春晓》此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期(约716-728年),正值开元盛世却科举不第,选择躬耕田园。诗中"花落"意象既是对自然节律的敏感捕捉,也暗含诗人对人生无常的体悟。作品突破六朝咏物诗的工巧范式,开创以主观情感统摄自然景象的新风格,与王维《鸟鸣涧》共同奠定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基本格调,千年来被列为蒙学必读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注释

(1)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

(3)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4)夜来风雨声:一作「欲知昨夜风」。

(5)花落知多少: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全文拼音版

chūnxiǎo
chūnmiánjuéxiǎochùchùwénniǎo
láifēngshēnghuāluòzhīduōshǎo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