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智寺在东山下双桥跨涧月色溪光亦山中一佳境也院中古树雷火烧其一枝而清阴仍荫数亩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为徘徊久之
别院东山下,双桥一镜中。
竹风交万籁,水月在禅宫。
雷出枯槎绿,莺残坠果红。
坐来尘虑尽,何必更谈空。
妙智寺在东山下双桥跨涧月色溪光亦山中一佳境也院中古树雷火烧其一枝而清阴仍荫数亩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为徘徊久之拼音版
妙智寺在东山下双桥跨涧月色溪光亦山中一佳境也院中古树雷火烧其一枝而清阴仍荫数亩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为徘徊久之
别院东山下,双桥一镜中。
竹风交万籁,水月在禅宫。
雷出枯槎绿,莺残坠果红。
坐来尘虑尽,何必更谈空。
作者介绍
彭孙贻(1615—1673),字仲谋,号羿仁,浙江海盐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明亡后,恪守遗民气节,杜门奉母,终身不仕清廷。其学识渊博,工诗善画,与同邑吴蕃昌创“瞻社”,时称“武原二仲”。一生著述宏富,曾合纂《明史纪事本末》,另著有《茗斋集》《平寇志》等,其诗沉郁苍凉,多寄故国之思。彭孙贻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戏问韦侍御
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
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
次韵别黄山中
相逢祇在万山阿,每愧才疏藉琢磨。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四
我本山中人,何意纡紫绶。
空怀恋主心,莫措医国手。
大哉乾坤内,囿此人物薮。
汨汨九衢尘,萧萧五门柳。
炎凉逐时好,宠辱多颜厚。
别来几经年,衰发等樗朽。
何处寻草堂,兹山拓松牖。
虽无谷口田,赖有墙头酒。
坐望白衣人,慰我停云友。
明月满前川,相过独邻叟。
春日自邓尉移棹支硎山中信宿
川原既逶迤,我游亦无定。
甫别湖上峰,旋蹑云中磴。
临渊想修鳞,过寺闻清磬。
渔樵相引接,水石交绵亘。
野风吹春服,低回发清兴。
林端敛斜阳,浦上轻云暝。
宿洞霄山中
入山时八月,岚气似深冬。
岩洞生风雨,窠巢落桧松。
山中九重锁,月下一声钟。
警省非人世,今秋得异逢。
山中
携筇独自入云岩,平野烟低落日衔。
习习东风起空谷,吹将岚气染春衫。
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四
眷此清凉界,诸天聚火云。
地含秋水碧,岩拥绿苔纹。
龙藏空中见,曹溪定里闻。
幽偏堪养拙,猿鹤若为群。
山中井
乾元肇初气,坤母乃六之。
谁明爻象意,凿出混沌奇。
所以击壤民,饮水源不知。
空山有古甃,夜气方归时。
明月照我牖,独起携军持。
一瓢饮沆瀣,凉意生肝脾。
下以浇丹田,上以滋华池。
潇然脱尘土,举身入希夷。
神人授我诀,欲以疗我饥。
归来煮白石,精馔琼为糜。
仲夏周约斋大参顾慧岩少参见访南屏山中薄晚雨霁掉舟西湖二首·其二
日暮云光静,舟虚水气凉。
闻钟僧立渡,返棹月催觞。
天亦怜疏野,诗还任笑狂。
山林与钟鼎,乐处兴俱长。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