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秋闺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女主人公见物动心的“愁”情,下片直写女主人公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反复描绘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以及闺阁少妇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语言逼真传神,流畅自然,充分显示了苏轼超乎常人的才识。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他以“菩萨蛮”词调作《回文四时闺怨》以解脱。《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即为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井栏边两棵梧桐树,望着我冷色的新妆;我淡淡的新妆,初次映照着双桐井。我低头看着井栏边的花凋落而愁叹,发愁的花在井栏边望着失色低头的我。
形影孤单,悲叹我难以度过这煎熬失眠的长夜;长长的秋夜,可怜我这孤单的身影。高楼上不适应这肃杀的秋色,在萧瑟的秋色中不应该登楼去眺望。
注释
(1)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2)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3)闺怨:女子所抒愁怨。
(4)照:看,望。
(5)新妆: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
(6)冷:淡淡色。
(7)新:初次。
(8)对:望。
(9)羞:低垂。
(10)不宜:不适应,意谓楼上也有凉意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玉钗风动春幡急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炉蒙翠被,绣帐鸳鸯睡。何处有相知?羡他初画眉。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西湖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菩萨蛮·富阳道中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