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

〔宋代〕杨万里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逾滟滪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作品简介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长江风浪,成功地刻画了诗人面对狂风大浪时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惊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全诗语言通俗,诗意晓畅。

创作背景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该诗作于绍熙二年(1191),时作者在建康任所。诗人出行今安徽南部一带,由池口入江回归建康途中,遇风浪受阻,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北风五天怒卷万里长江,搅得江底朝天翻作江面。

时而巨浪一跃直上半天,忽如银山碎作千叠雪片。

江上飓风五天五夜不停吼,吹得滔滔长江掉头向西流。

前浪迅疾一日行程二千里,越过滟滪想必已到峨嵋山下。

再吹两日江水无源必枯竭,却将海水西灌入江相连接。

早知风大当从陆上行,错料水行的速度大大超过陆上行程。

欲快不能如今反留住,有何良策更与波神争?

水到峨嵋前头路不通,后继无水归途亦迷蒙。

我到金陵江水自向东,只恐江上从此无南风。

注释

(1)十里头、潘家湾:都是池口附近的地名。

(2)江练:形容江水静如一匹白色的绢绸。语出六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

(3)逾:超越。

(4)滟滪:指滟滪堆,长江三峡瞿塘峡中的险滩,在重庆奉节县东。

(5)蚤:通“早”。

(6)一帆:代指水路乘舟。

(7)超十程:指水行的速度大大超过陆上行程。十程,当由“一程”生化而来。

(8)判却:拼却,犹言豁出去。

(9)阳侯:传说中的水波之神。

(10)无去处:古人以岷江为长江正源,前边又无大海容纳江水,故曰。

(11)下梢不到:指西流的江水已尽,难以为继。

(12)金陵:即建康,今之南京。

全文拼音版

chíkǒuzhōujiāngzàishítóupānjiāwānfēngzhǐ
běifēngchuījiāngliànjiāngchuīfānzuòjiāngmiàn
tiàotiānbànfěnsuìyínshānchéngxuěpiàn
tíngshízhǎngjiāngdàoliúdōushàng西
chéngèrqiānjīnyàndàoéméi
gèngchuīliǎngjiāngjiéquèjiānghǎishuǐláixiāngjiē
lǎozǎozhīdāngxíngcuòliàofānchāoshíchéng
jīnpànquèshíchéngzhùgèngyánghóuzhēng
shuǐdàoéméichùxiàshāodàowàngguī
dàojīnlíngshuǐdōngzhǐkǒngcóngnánfēng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代〕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池上二绝

〔唐代〕白居易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