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一

〔明代〕徐熥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我怜惜您被贬谪来到了楚江,家门外面的湘水日日夜夜流淌。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废弃的深井经过很过年之后生长了许多乱草,古墙上的春景将尽,墙上长满了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一阵阵猿声好像在倾诉你的遗憾,梁怀王因坠马而死,你深深歉疚哀伤,抑郁而亡。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

这个地方无须感叹寥落,毕竟长安登甲第之名的人最后也成为灰烬。

注释

(1)谪宦:贬官另任新职。

(2)恨:遗憾。

(3)寥落:孤单;寂寞。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一拼音版

chángshāguòjiǎzhái··
liánjūnzhéhuànchǔjiāngláiménwàixiānghuí
fèijǐngniánshēnshēngluàncǎoqiángchūnjìnzhǎnghuāngtái
yuánshēngchénhènshǒukōngláoguòāi
tànliáoluòchángānjiǎchénghuī

作品简介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一》是明代诗人徐熥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借咏贾谊旧宅抒发明代文人的宦海沉浮之慨。首联以“怜君”领起,点出贾谊贬谪遭遇,湘波回荡暗喻历史循环;颔联“废井乱草”“古墙荒苔”以衰败意象铺陈宅院荒凉,见证时光无情;颈联转用猿声诉恨、马首劳哀,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强化孤臣羁客的悲情共鸣;尾联翻出新意——“长安甲第亦成灰”,以都城华宅同归尘土作结,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历史兴亡的普遍规律。全诗沉郁顿挫,用典精深,在凭吊贾谊中寄寓了对明代官场生态的隐忧,展现出清醒的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徐熥(1561—1599),字惟和,号幔亭,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万历十六年举人。他博学工诗,才名早著,其诗风格俊爽,尤擅七律,是明末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亦喜藏书。著有《幔亭集》,并编有《晋安风雅》。徐熥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沁园春·长沙

〔近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长沙送李十一

〔唐代〕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投长沙裴侍郎

〔唐代〕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蟾宫曲·长沙怀古

〔元代〕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赠长沙公

〔魏晋〕陶渊明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二

〔明代〕徐熥

他乡迁客恨悠悠,此日长沙宅尚留。

寂莫空梁栖鸟雀,萧条古院闭松楸。

几年宦况同云薄,一去君恩共水流。

欲采江蓠伤往事,半天风雨洞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