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中二首·其二

〔宋代〕孙觌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

作品简介

《吴门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孙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乡间之时。第二首诗着力渲染山林风光的天然幽趣,反映了作者对桃花源式世界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山林美景的点染,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写得萧散疏朗,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吴门道中二首》这两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归隐期间。孙觌在宋高宗朝曾仕至户部尚书,晚年“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吴之振《孙觌鸿庆集钞序》)。吴门素称江南富庶之区,风光也很优美。孙觌早年谄附权奸,“当时已人人鄙之”(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晚年被罢斥,退居乡间。他感到自己飞黄腾达已经无望,便索然徜徉林下,到处寻幽览胜,悠游度日,注目于水边茅屋和渡口烟雨,怡情于炊烟、人家、鸟声、藤萝等幽静景观。这两首诗就是作于这种心境之下。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翠绿的竹林中升起了袅袅炊烟,才知晓竹林深处有一个小村庄,走近才发现村里人家的门因下雨早早关闭。

这时从竹林中传出阵阵鸟叫,可是偌大的竹林中却发现不了鸟儿的位置,只见到长长的藤萝和黄昏中的古木。

注释

(1)藤罗:即藤萝。

全文拼音版

méndàozhōngèrshǒu··èr
diǎnchuīyānzhúcūnrénjiāshēnzhōngmén
shùshēnghǎoniǎozhīchùqiānzhàngténgluóhūn

作者介绍

孙觌(1081—1169),字仲益,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政和四年(1114)中词科)。汴京破,受金人女乐,为钦宗草降表。高宗朝,官至户部尚书,提举鸿庆宫。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有《鸿庆居士集》。

孙觌的诗

相关推荐

吴中田妇叹

〔宋代〕苏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吴楚歌

〔魏晋〕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吴山图记

〔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吴起守信

〔明代〕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