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唐代〕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作品简介

《塞上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却别出心裁,不写征战沙场,而是描绘了一幅将军夜猎归来的场景。前两句“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渲染出边塞紧张荒凉的氛围:北风席卷,猎火燎原,然而本该紧闭的孤城城门却未曾关闭。后两句“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揭晓缘由,原来是戍守烽火台的士兵的呼喊声,告诉大家是将军打猎归来。全诗语言凝练,构思巧妙,通过“夜猎”这一典型事件,含蓄而深刻地揭露了边地将领的玩忽职守、耽于享乐,暗示了边防的松懈与潜在的危机,体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沉忧虑。

创作背景

《塞上曲》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当写于唐代安史之乱后。这一时期,唐朝国力由盛转衰,边防力量有所削弱,一些边将开始滋生骄奢享乐之风,军纪松弛。诗人戎昱身处中唐,对时局有着敏锐的观察。诗中提到的“碎叶城”是唐代著名的西域边陲重镇,其意象的使用,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也暗含了对昔日强盛国势的追忆。诗人通过这首小诗,以看似平淡的笔调,对当时边防废弛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反映了中唐时期边塞诗风从盛唐的雄浑豪迈转向深沉批判的变化。

翻译注释

翻译

狂风呼啸,吹过大地,火苗连着山峦燃烧起来,碎叶这座孤城城门还未关闭。

山头上的烽火台守兵声声呼喊着,原来是知道将军夜晚打猎回来了。

注释

(1)略地:掠过地面。

(2)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

全文拼音版

sàishàng
fēnglüèshāoliánshānsuìchéngwèixiàguān
shāntóufēngshēngshēngjiàozhīshìjiāngjūnlièhuán

作者介绍

戎昱(744—800),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少举进士不第,遂纵游名都。大历初历任荆南、桂管、辰虔等使府幕僚。建中三年任侍御史,次年贬为辰州刺史。其诗多感时伤世,反映战乱现实,风格沉郁,语言清丽。名作《咏史》讽刺朝廷和亲政策,传诵甚广。《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相关推荐

塞路初晴

〔唐代〕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唐代〕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鸿秋·道情

〔元代〕张可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