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元代〕张养浩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作品简介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是元代散曲家赵禹圭的一首小令。此曲以长江壮景起笔,描绘山水楼台相映的天然画卷,赞颂造化之工。“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抒写诗酒豪情,展现超然物外的逸兴;尾句“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则虚实相生,借蓬莱仙境隐喻理想与现实的迷蒙交织。全曲意境宏阔,语言奔放,将自然之景与旷达之怀融为一体,体现了元代散曲豪放清丽的风格。

创作背景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作者在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年)曾担任镇江府判一职,此曲大概写于这期间游金山寺后。

翻译注释

翻译

长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从西而来,到了镇江附近,突然出现巍峨金山在江中突兀而起,山上楼台更是奇观。山和水相连着,楼台相对着,真是天所安排。

在这胜景中,要举杯痛饮,乘兴赋诗,连风云烟霞好像也为之变色,倾天地而忘怀。当从酣睡中睁开朦胧的眼睛时,只见眼前金山若隐若现,一些儿被云雾笼罩,一半儿陷于烟霾之中,像是海上的蓬莱仙山。

注释

(1)水面云山:金山本在长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故云。云山:形容山势高峻,云烟缭绕。

(2)山上楼台:金山寺的殿宇楼台,依山而建,气势不凡。此句即指金山寺。诗句成:诗句吟成。意含不大的功夫。

(3)云山动色:时转云移,景色改观。

(4)天地忘怀:忘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

(5)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此喻金山。

(6)霾:本指由于大气混浊使人看不清景况。也作淹埋之意。

全文拼音版

zhéguìlìng··chángjiānghàohào西lái
chángjiānghàohào西láishuǐmiànyúnshānshānshànglóutáishānshuǐxiāngliánlóutáixiāngduìtiānānpái
shījiùyúnshāndòngjiǔbēiqīngtiānwàng怀huáizuìyǎnzhēngkāiyáowàngpéngláibànéryúnzhēbànéryānmái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元代著名散曲家、政治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为官清正,直言敢谏。后辞官归隐。其散曲作品多关心民瘼、抨击现实,风格真率沉郁。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深刻苍凉。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归田类稿》。谥号文忠。

相关推荐

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代〕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折桂令·寄远

〔元代〕乔吉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

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元代〕乔吉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折桂令·荆溪即事

〔元代〕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赠胡存善

〔元代〕王举之

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折桂令·游金山寺

〔元代〕张可久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

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泠,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元代〕刘庭信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折桂令·题录鬼薄

〔元代〕周浩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