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佳人

〔两汉〕佚名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燕赵之地,古来多美女。此女尤出众,花容月貌,肤白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她身穿绮罗衣裙,对门临窗,在琴瑟上演习着清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这曲调多么悲怆,急弦繁响,琴瑟声音激越,高亢不平,可知绾丝之柱拧得多紧。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起身整衣,敛容遐想,房中徘徊,低声吟唱: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愿化为紫燕双飞舞,殷勤衔泥入君屋,梁上筑窝巢,终身伴君住。

注释

(1)燕赵:古代二国名,在今河北、山西一带。

(2)柱:弦乐器上调节琴弦的短木。

(3)促:近。柱近而弦紧音高。

(4)驰情:纵情。

(5)聊:暂且。

(6)踯躅:徘徊不前。

燕赵多佳人拼音版

yānzhàoduōjiārén
yānzhàoduōjiārénměizhěyán
luóchángdāngqīng
yīnxiǎngbēixiánzhīzhù
chíqíngzhěngjīndàichényínliáozhízhú
wéishuāngfēiyànxiáncháojūn

作品简介

《燕赵多佳人》是出自《古诗十九首》的一首五言诗,作者为无名氏。此诗以男性视角描绘了一位燕赵之地的佳人,她容颜如玉,技艺高超,却在演奏中流露出深切的悲苦之音。诗中“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以琴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急切与哀伤,而“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则细腻刻画了她内心情感的波澜与犹豫。最后“思为双飞燕”的比喻,将女子渴望与意中人长相厮守的愿望表达得真挚而动人。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婉转缠绵,通过外在形貌与内在心绪的对比,深刻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燕赵多佳人》此诗为汉代无名氏作品,具体创作年份与背景已不可考,被南朝萧统收录于《文选》中,与其余十八首一起统称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歌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容多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与士人失意的苦闷。本诗以“燕赵多佳人”起兴,表面上写美人与爱情,但结合汉代士人游宦的风气,其中或许寄寓了更深层的含义。诗中美人的悲音与沉吟,可能暗喻了才士不遇的苦闷;而“思为双飞燕”的渴望,亦可解读为文人渴望依附明主、一展抱负的普遍心理,是汉代文人仕途坎坷与精神苦闷的一种艺术折射。

相关诗文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玉女摇仙佩·佳人

〔宋代〕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鹧鸪天·佳人

〔宋代〕苏轼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壻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临江仙·佳人

〔宋代〕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栏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蝶恋花·佳人

〔宋代〕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