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吟

〔宋代〕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作品简介

《插花吟》是北宋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热情地赞颂了那一时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闲适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写,表达了内心极度的欢愉,毫无粉饰太平之嫌,写得真实、健康、开朗。

创作背景

北宋虽然国力积弱,但以文治国,文化发达,文人地位和待遇也较高,尤其是真、仁、英、神四朝,边境无事,竞营造出一派雍容熙和的气象来。而邵雍一生,历此四朝,悠游闲居,以读书、饮酒、作诗为乐事,认为人生的真谛便在于“自得”与“自乐”。《插花吟》这首诗便是他晚年所作的一曲太平盛世中自得其乐的醉歌。

翻译注释

翻译

佳人头上花枝映照在酒杯之中,清清的酒中倒映出一枝更加美丽的花枝。

我这一生经历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

况且我的筋骨还很康健,又喜逢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

看着美酒里荡漾着的花影,红光流转,面对着大好春景,怎么能不在花前醉饮然后归去!

注释

(1)卮:酒器,容量四升,此泛指酒杯。

(2)两世:三十年为一世。两世即六十年。

(3)四朝: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四代皇帝。

(4)况复:况且又。

(5)筋骸:筋骨。

(6)那堪:更兼。

(7)芳菲:芳香而艳丽。

(8)涵:包含。

(9)红光溜:红光从杯中流溢。

(10)争忍:怎么舍得。

全文拼音版

chāhuāyín
tóushànghuāzhīzhàojiǔzhījiǔzhīzhōngyǒuhǎohuāzhī
shēnjīngliǎngshìtàipíngyǎnjiàncháoquánshèngshí
kuàngjīnháikāngjiànkānshíjiézhèngfāngfēi
jiǔhánhuāyǐnghóngguāngliūzhēngrěnhuāqiánzuìguī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邵雍的诗

相关推荐

聚蚊谣

〔唐代〕刘禹锡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游月陂

〔宋代〕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过居庸关

〔元代〕萨都剌

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

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

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多壮士死。

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道旁老翁八十余,短衣白发扶犁锄。

路人立马问前事,犹能历历言丘墟。

夜来芟豆得戈铁,雨蚀风吹半稜折。

铁腥惟带土花青,犹是将军战时血。

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

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

居庸关,何峥嵘!

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梅花落

〔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咏贫士七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近代〕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