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武陂作》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纪游写景之作,用直叙的方法,写作者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此诗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田园诗的意味。
于玄武陂作诗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曹丕的游宴诗多作于建安时期。当时他既是五官中郎将,又是曹操长子,建安二十二年之后又成为魏太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悠游自得的公子生活。这时期的诗,在极写游宴盛况及欢娱场面之后,往往也会归结到生命的感慨。《于玄武陂作》就是这时期所作的这一类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注释
(1)玄武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
(2)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3)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4)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5)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
(6)郁郁:茂密的样子。
(7)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
(8)悲声:动听的响声。
(9)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
(10)芙蓉:荷花。
(11)丹荣:红花。
(12)荫:树荫。
(13)乘:登上。
(14)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15)洲:水中的陆地。
(16)讙:喧哗。
(17)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
(18)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
(19)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20)倾:倒。
(21)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
(22)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曹丕的诗
相关推荐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于王抚军座送客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于谯作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
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
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
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
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
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
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