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武陂作诗

〔魏晋〕曹丕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作品简介

《于玄武陂作》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纪游写景之作,用直叙的方法,写作者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此诗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田园诗的意味。

创作背景

曹丕的游宴诗多作于建安时期。当时他既是五官中郎将,又是曹操长子,建安二十二年之后又成为魏太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悠游自得的公子生活。这时期的诗,在极写游宴盛况及欢娱场面之后,往往也会归结到生命的感慨。《于玄武陂作》就是这时期所作的这一类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注释

(1)玄武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

(2)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3)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4)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5)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

(6)郁郁:茂密的样子。

(7)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

(8)悲声:动听的响声。

(9)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

(10)芙蓉:荷花。

(11)丹荣:红花。

(12)荫:树荫。

(13)乘:登上。

(14)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15)洲:水中的陆地。

(16)讙:喧哗。

(17)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

(18)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

(19)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20)倾:倒。

(21)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

(22)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全文拼音版

xuánbēizuòshī
xiōnggòngxíngyóuchēchū西chéng
tián广guǎngkāichuānxiāngjīng
shǔliúbēishēng
língqiàn绿shuǐróngdānróng
liǔchuízhòngyīn绿xiàngchíbiānshēng
chéngzhǔwàngzhǎngzhōuqúnniǎohuānhuāmíng
píngzǎofànlàndàndànsuífēngqīng
wàngyōugòngróngchàngqiānqiūqíng

作者介绍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文学家。曹操次子,建安文学组织者。其《典论·论文》是中国首部文学批评专著,"文人相轻"之论影响深远。诗歌《燕歌行》为现存最早完整七言诗,《杂诗》等情感真挚。擅长书信体散文,与吴质等往来书札文笔优美。编《皇览》开类书先河。虽在位仅七年,但确立九品中正制,影响中国选官制度数百年。

曹丕的诗

相关推荐

于王抚军座送客

〔魏晋〕陶渊明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两汉〕徐干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于谯作

〔魏晋〕曹丕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

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

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

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

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

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

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