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二》此诗为黄庭坚《呻吟斋睡起五首》组诗第二首,以病中静观展开哲思。首联直陈摆脱公务、卧病闭门的生活状态;颔联"雨馀楼阁静"展现空灵意境,与"风晚鸟乌还"形成动静相映;颈联"赏逐四时改"揭示自然变迁与"心安一味闲"的恒定心境形成对照;尾联"仰高山"用《诗经》"高山仰止"典,表达对古贤的追慕。全诗在简淡语言中蕴含"外物变迁而内心守恒"的理趣,体现黄庭坚"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诗学主张。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二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馀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熙宁五年(1072),黄庭坚来到当时称为“北京”的河北大名府任国子监教授,在此之前还参加过选拔学官的考试。从职掌“簿领"到设帐“学省”,他的生活环境起了一个大变化。《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诞生于作者从地方官转任学官的职业变迁期,是反映对这种新环境的感受的一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所在的国子监并非处理琐碎公文的地方,我抱病卧床常常闭门不出。
雨后初晴,楼阁一片宁静;晚风吹起,鸟儿纷纷归巢。
欣赏的心境随着四季更迭而变化,内心安宁,专注于这一份闲适。
古代的贤人虽然早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并不妨碍我依然仰望那巍峨的高山。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田家三首·其一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陆浑山庄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山村五绝·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五
墙下蓬蒿地,儿童课剪除。
蔓莴随分种,杞菊未须锄。
河水传烽火,交州报捷书。
无能落闲处,惭愧饱春蔬。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一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
兰芽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巷僻过从少,官闲气味长。
江南一枕梦,高卧听鸣桹。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四
已把社公酒,春寒那得严。
厌听鸿啄雪,喜有燕穿帘。
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
儿时爱谈道,今日口如钳。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三
疏食吾犹饱,曲肱哦古今。
酒倾因好事,弦绝为知音。
妒檗长春木,争巢喧暮禽。
长怀阮校尉,北望首阳岑。
忆上杭旧游·其五
春田漠漠草萋萋,油菜花开烟叶齐。
鬼谷祠边春市散,淡云微雨过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