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

〔宋代〕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作品简介

《和淮上遇便风》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为和人之作。前二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清淮浩荡、流向天边的高远景象,以及万里长风吹送归舟的畅快心情,且暗用宗悫语,自抒壮阔怀抱。第三句笔锋转而描写想象之境,显示诗人不愿身陷浊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心志。末句极言对自由天地的无限向往。全诗气势豪迈,表现了诗人奔放不羁的个性及其高情远志。

创作背景

《和淮上遇便风》此诗是作者行舟淮上,遇顺风送舟,心情喜悦和《淮上遇便风》诗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注释

(1)浩荡清淮:清沏的淮水波涛浩荡。

(2)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似乎在一起流。浩荡,形容河宽水盛。

(3)长风:远风。

(4)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卑地:低湿之地。卑:低。

(5)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

全文拼音版

huáishàng便biànfēng
hàodàngqīnghuáitiāngòngliúchángfēngwànsòngguīzhōu
yīngchóuwǎnxuānbēichuīcāngmíngshǐyóu

作者介绍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祐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著有《苏学士文集》。

苏舜钦的诗

相关推荐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代〕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宋代〕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