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齐安城楼

〔唐代〕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作品简介

《题齐安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是登楼所见,后两句转为抒发苦念故乡的思绪,表现了路程之长、宦游人的离绪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全诗写得语尽意绵,又洒脱自如。

创作背景

《题齐安城楼》这首宦游思乡的作品,是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杜牧在黄州城楼上思念远方家乡时所作。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是黄州的郡名。杜牧于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年)初出守黄州。

翻译注释

翻译

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

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注释

(1)呜轧:象声词,形容号角吹响时的声音。古时在城楼吹号角以报时。一作“呜咽”。

(2)江楼:指黄州城楼。

(3)微阳:黄昏时光线微弱的太阳。晋潘尼《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4)潋潋:波光闪烁的样子。这里借指阳光。

(5)汀:水边平地。

(6)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

(7)故乡:指长安。

(8)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 十里长亭 ”。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全文拼音版

ānchénglóu
jiānglóujiǎoshēngwēiyángliànliànluòhántīng
yòngpínglánhuíshǒuxiāngshíchángtíng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李别驾壁

〔唐代〕高适

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题东溪公幽居

〔唐代〕李白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题李伯时画太乙真人图

〔宋代〕韩驹

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飕。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叶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唐代〕李白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