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点明了时间和节令。下片勾勒出一幅泼墨山水田园画,画面变得生动鲜明。全词语言清新明丽,所描的江南五月风景美不胜收。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这首词应当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纳兰容若扈从康熙帝巡游江南之时,目睹江南风光而抒发心中感慨。
翻译注释
翻译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麦稀疏错落。恰逢梅雨时节,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静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雏燕学习飞翔。
堤岸上绿荫深浓,远远看去就像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烟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边石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谁呢?
注释
(1)麦已稀:意即麦子大部分已经收割,所剩稀少。
(2)黄梅时节:指春夏时节黄淮流域连绵阴雨天气,此时梅子黄熟,故云。
(3)霏微: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
(4)罨画:色彩鲜明的图画,常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美丽如画。
(5)数峰无恙又晴晖:烟雨消散,山峰又出现,秀色如初。
(6)湔裙:古代风俗,谓女子妊娠后,欲产子易,则于产前到河边洗裙,这里借指水边的女子。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大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轣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翠袖娇鬟舞石州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钿匣菱花锦带垂
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
茂苑草青湘渚阔,梦余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