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旅愁诗描绘了诗人晚年遭贬后北归的沉重心情,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境遇的对比,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凸显了人生的无常与沧桑。全诗对仗工整,用词考究,淡苦有味。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
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刘长卿约三十四岁时,因遭人毁谤议贬南巴(今广东电白县东)县尉。贬谪之前刘长卿的官职为苏州长洲县尉,故须从苏州启程,往南经湖州、衢州、饶州,乃至洪州。宝应元年(762)夏,唐代宗即位大赦,刘长卿量移浙西。《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这首诗即作于由洪州量移浙西的回程中。
翻译注释
翻译
万里旷野,猿声不间歇地叫着,我在这孤冷的小村中暂时住下。
傍晚时分,大雁飞过了彭蠡湖,去宛陵的人已很少了。
来时的道路,青山依然存在,归去的我却是贬后余生,白发苍苍。
凭感觉知道渐渐地接近北方家乡,可仍然不见有老家的鹧鸠飞起飞落。
注释
(1)次:旅途留宿。
(2)秋浦:唐县名,属宣州。故城在今安徽贵池境内。
(3)清溪馆:清溪,水名,在安徽含山县西南。源出马子砚,西南流,注入栅水,谓之清溪口。清溪馆为建于清溪口之客舍。
(4)啼:叫。相传猿叫甚哀,听猿叫而生悲哀之感是古人常写的内容。
(5)孤村:指偏远小村。
(6)依:依靠。此指暂住小村。
(7)彭蠡:古泽薮名,在今江西鄱阳湖一带。
(8)宛陵:古县名,汉初置。治所在今安徽宣城,为江南通往浙江的要道。
(9)旧路:指诗人被贬去时走过的道路。
(10)余生:指遭贬谪而未死,仍然活着。
(11)渐知:慢慢地知道。
(12)鹧鸪:鸟名,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稀出。鸣声似曰:“行不得也,哥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诗
相关推荐
北山道中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北来人二首·其一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北斋雨后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北塘避暑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北风行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北窗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
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
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余雪记山田。
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北望
漠漠黄云塞草稀,年年空说翠华归。
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垞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