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春事二首》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第二首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感情沉痛而出语含蓄。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山房春事二首》这两首诗虽然都与春事有关,但内容与情调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不能算作组诗,只是编辑者的凑合。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岑参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园,第二首诗即作于游梁园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翻译注释
翻译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注释
(1)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2)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3)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4)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5)发:绽放。
全文拼音版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村五绝·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坡羊·燕子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喃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山行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山行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山下泉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山寺秋霁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