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宋代〕张炎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作品简介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是南宋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此词描写古黄河,并借以抒怀。上片主要写情,以情带景,以感慨兴亡之情怀带出黄河空阔之气象;下片主要写景,以景带情,以黄河壮阔之景色带出迷惘孤寂之心境。全词意境壮阔,具有苍劲寂寥的风味,一改张炎“婉约”形象,更似苏辛词风。

创作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平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近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1)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2)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

(3)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沈、曾二人都是作者的朋友。

(4)舲:有窗的小船。

(5)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6)中分南北:原指长江而言,这里或借指黄河。《文选》卷十二郭璞《江赋》李善注引《吴录》:“魏文帝临江叹曰:天所以隔南北也。”

(7)须信:须知。

(8)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9)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10)泛槎何处狂客:典出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相同。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返不失期。此人乃立于槎上,多赍粮,乘槎去。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人牵牛渚次饮之。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此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即此人到天河也。”槎(chá)”,筏也,即木排竹排。

(11)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12)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13)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14)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15)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语出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16)断:歇,终了。

(17)海蟾飞上孤白:旧说月中有蟾蜍,且传为嫦娥所化。如《后汉书·天文志》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兔”俱可作为月的代称。“海蟾”即海月。“飞”字状月的移动。“孤白”为月的形状。

全文拼音版

zhōngtiān··huángshěnyáodàocéngzijìngtóng
yánglíngwànxiàodāngniánshìzhōngfēnnánběixìnpíngshēngmèngdàoquèxiàngérjīnyóulǎoliǔguānxiéyángdàofēngdìngyóuzhírénjīngwènfàncháchùkuáng
yíngmiànluòxiāoxiāoshuǐliúshāgòngyuǎndōuxíngshuāicǎoqiūgèng绿wéiyǒuxiánōulàngxiétiānshānyāoyúnyínhéngkōngkòuxiánduànhǎichánfēishàngbái

作者介绍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的诗

相关推荐

壶中天·咏周静镜园池

〔宋代〕张炎

万尘自远,径松存、仿佛斜川深意。乌石冈边犹记得,竹里吟安一字。暗叶禽幽,虚阑荷近,暑薄迟花气。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闲寄。

不恨老却流光,可怜归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岭头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树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归未。划然长啸,海风吹下空翠。

壶中天·天乎难问

〔清代〕项鸿祚

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

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

壶中天·千年杰阁

〔清代〕项鸿祚

千年杰阁,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幸有西山看不足,天外修眉漾碧。

凫渚云迷,龙沙草没,俛俯成今昔。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

可惜蛱蝶飘零,故宫罗绮,雨打栏干湿。莫望蓼洲东去路,愁入江楼夜笛。

胜地凄凉,倦游飘泊,乡泪频沾臆。马当风驶,几时一送归客。

壶中天·市门再见

〔清代〕项鸿祚

市门再见,似千年元鹤,暂来华表。一尉居然称吏隐,从古神仙官小。

丹井泉深,石幢苔冷,绝壁衔残照。山中匣剑,夜寒犹自孤啸。

叹息狐鼠从横,论奸抗疏,心岂无廊庙。玉马铜驼惊转眼,愁望五陵烟草。

岭上吹笙,云闲飞鸟,携手成同调。最怜佳婿,羊裘六月垂钓。

壶中天·惜春

〔近代〕沈泽棠

酴醾开了,又春归何处,与人俱老。白袷看花情绪短,非复旧时怀抱。镜影伤心,钗声入梦,往事浮云杳。落红帘幕,新愁知酿多少。

差喜烛畔樽前,搓酥滴粉,一朵留娇小。谁解文园游兴倦,空剩酒襟诗稿。石帚词仙,云英美眷,恨不相逢早。双瞳剪水,怎禁临去波悄。

壶中天·海山缥缈

〔宋代〕张炎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壶中天·蛱蝶花

〔清代〕张慎仪

南园梦醒,看翩翩凤子,欹斜兰砌。

应是东皇曾属意,长就轻盈灵卉。

百和草薰,一痕藓亚,几簇嫩如水。

金铃护惜,怕被晓莺捎毁。

薄暝斗罢芳菲,粉腰娇困,扶着暖烟起。

欲与残春商久住,春也恐难轻许。

宛约柔情,旖旎倩影,不觉吟风醉。

是花是蝶,滕王彩笔难绘。

壶中天·壶庵师自题六十七岁小像次韵

〔近代〕赵熙

杜陵风貌。令半生无著,只缘诗好。

一枕官身前世梦,鸡唱汝南天晓。

石笋书香,花潭笠影,水换蓬莱岛。

功名苍狗,山中自种瑶草。

便儗石恪维摩,一龛端坐,洗钵祗园保。

我是僧雏曾指月,也到恒河边老。

肝胆向谁,须眉无恙,华顶归云少。

河清人寿,不言心下了了。

壶中天·此君轩

〔近代〕赵熙

清风万个,占一城高处,宋时僧屋。

解借此君名此地,便卜此僧非俗。

茗砌延秋,风廊响月,苔色琴弦绿。

涪翁往矣,禅房香剩花木。

有弟时到轩中,虚心直节,合抱琅玕宿。

自列党人碑上状,成就一家清福。

绝代欧苏,片时章蔡,断送神宗录。

翠云三亩,荣州第一修竹。

壶中天·纪梦示芷才

〔近代〕赵熙

仙山楼阁,枕函边历历,方壶员峤。

一色水天如翡翠,尔忽双凫飞到。

世外秋心,湖边篁气,笛里韩湘笑。

塔铃风定,梵声留住云表。

醒后槐雨飕飕,乱山吹角,路断蓬莱岛。

欲问永禅师坐处,红得劫灰成窖。

委地黄云,飞燐碧血,废井群蛙闹。

羲皇窗北,约将陶令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