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宋代〕陈与义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作品简介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所写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对屈原的纪念以及对人世的感慨,下片通过对周围风景的描写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以及对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词寓情于景,独具清刚超拔之气。

创作背景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这首词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五月五日,时值金兵入侵,湖湘一带又有贵仲正等作乱,当时词人正在湖南避难,这首词写于洞庭湖的船上,词中抒发了自己的兴亡之慨和忧伤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随波逐舞,为什么呢?纪念在湘江边投水自沉的屈原。岁月流逝,千年一回,人间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兴亡更替!绿波起伏,江流依旧,湘水堤岸,古柳轻絮。

没有佳酿为端午节献祭,独自泛舟明山脚下,在淅沥的山雨声中静听遐思。白发孤客,面临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怀念古人,一腔愁绪,万千感慨。

注释

(1)鱼龙: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

(2)湘君:指屈原。

(3)潇湘:潇水和湘水。

(4)无尊酒:无:没有。尊酒:佳酿。

(5)移舟:独自泛舟。

(6)怀古:怀念古人。

全文拼音版

qíné··zhōumíngshānxiàzuò
lóngxiāngjūnxiàxiāoxiāngxiāoxiāngxìngwángluànpíngchǔ
zūnjiǔchóuduānzhōuláitīngmíngshānmíngshānbáitóudòngtíng怀huái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陈与义的诗

相关推荐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咏桐

〔宋代〕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秋寂寞

〔宋代〕孙道绚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忆秦娥·花深深

〔宋代〕郑文妻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忆秦娥·秋萧索

〔宋代〕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忆秦娥·情脉脉

〔宋代〕程垓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忆秦娥·春酲薄

〔宋代〕刘克庄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忆秦娥·晓朦胧

〔宋代〕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