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宋代〕黄庭坚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作品简介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晚年贬官宜州所写的抒怀之作。这首词是他为了酬答他的兄长黄大临所赠的《青玉案》而写,借此词向牵挂他的兄长倾诉自己的愁怀。

创作背景

徽宗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写过一篇《承天院塔记》,被人挑剔、捏造出“幸灾谤国”的罪名,被除名羁管宜州。是年冬从鄂州起程,次年春到达宜州贬所,《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这首诗即作于此时。其时词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被贬到如此边远险阻的地方,虽竭力以“忧能损性休朝暮”自勉,但仍不免要忧从中来,不能自抑。歇拍以景结情,更为表现了黯然神伤的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过来的路好似一条纤细的线自云雾中蜿蜒而出,放眼望去,大雁已经飞走了。即便是远在天边的大雁,恐怕也过不了宜州附近的关隘。突然,我听见山野里的鸟儿再次婉转地歌唱起来,鸟的悲鸣,映衬着此时愁容满面的我。

忧伤过度很容易磨损心性,不能朝朝暮暮都被忧愁所折磨,禁不住回想起我当年醉酒后写的诗句。千山万水走过,官场沉浮经历过,我的性格早已经被磨平了。老年时候的我,总是坐在南浦小屋内,欣赏那落在西山的雨水。

注释

(1)第四阳关:宜州附近的关隘名。

(2)山胡:一种鸟的名称。

(3)啭:形容鸟儿婉转的叫声。

(4)渡水穿云:渡过千山万水,穿过重重云海。

(5)轩:指有窗的长廊。

全文拼音版

qīngàn··zhìzhōuyùnshàngchóuxiōng
yānzhōng线xiànláishísòngguī鸿hóngyángguānyúnshānxīnzhuànguīyánzhèngzàirénchóuchù
yōunéngsǔnxìngxiūzhāodāngniánzuìshíshuǐ穿chuānyúnxīnniánguāngjǐngxiǎoxuānnántóngjuǎn西shān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近代〕王国维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金代〕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清代〕顾贞观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宋代〕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青玉案·良夜灯光簇如豆

〔宋代〕周邦彦

良夜灯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酒罢歌阑人散后。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

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惜轻怜转唧?。雨散云收眉儿皱。只愁彰露,那人知后。把我来僝僽。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

〔宋代〕佚名

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