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暮天映碧

〔元代〕张翥

暮天映碧,玻璃十顷蕊珠宫。金波涌出芙蓉。谁唤川妃微步,一色夜妆红。看光摇星汉,起舞鱼龙。

月华正中。画船漾,藕花风。声度鸾箫缥缈,雁柱玲珑。酒阑兴极,更移上、琼楼十二重。残醉醒、烟水连空。

全文拼音版

luóményǐn··tiānyìng
tiānyìngshíqǐngruǐzhūgōngjīnyǒngchūróngshuíhuànchuānfēiwēizhuānghóngkànguāngyáoxīnghànlóng
yuèhuázhèngzhōnghuàchuányàngǒuhuāfēngshēngluánxiāopiāomiǎoyànzhùlínglóngjiǔlánxìnggèngshàngqiónglóushíèrzhòngcánzuìxǐngyānshuǐliánkōng

作者介绍

张翥(1287—1368),字仲举,世称蜕庵先生,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元代中后期重要诗人、词人。早年随父宦游江南,后师从大儒李存、仇远。至正初年以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其诗词创作堪称元代之冠,融汇唐宋,风格婉丽典雅,于衰世中独树一帜。著有《蜕庵诗》、《蜕岩词》。

相关推荐

婆罗门引·春尽夜

〔明代〕夏完淳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婆罗门引·月下忆荷花

〔清代〕庄棫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

〔宋代〕吴文英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

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空忆双蝉叠翠,寂寂秋声。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

〔元代〕张之翰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

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

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

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

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婆罗门引·病中对菊

〔元代〕张之翰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微雨后、一笑相看。

望月婆罗门引·叔经宣慰寿

〔元代〕萧斞

□□□□,□谁人得数登临。看公钟鼎何心。

凤味东边小筑,桃李作高林。

道诗书教子,绝胜黄金。千年尚禽。肯随世、漫浮沉。

好在传家棠树,培壅清阴。

年高德劭,似一日、春光一日深。青镜里、白发休侵。

婆罗门引·秋夜饮张荆门斋

〔清代〕董俞

重阳近也,枫残菊嫩不胜秋。远峰相对如愁。

且喜闲斋无事,脱帽暂淹留。

看张郎新句,潇洒风流。吟仙醉侯。问此乐、人在否。

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

红灯影里,听清谈、靡靡胜王刘。更何用、赵瑟齐讴。

婆罗门引·嘉陵岸渚

〔近代〕汪东

嘉陵岸渚,映沙湔水碧于油。宵来共汎轻舟。

追忆良朋欢会,踪迹几淹留。

乍惊风堕雁,暗浪分鸥。经年卧游。费画笔、点清瓯。

忽觉凉生枕簟,壑断云流。知君正愁。

对黄叶、空山一味秋。邀素月、独上层楼。

婆罗门引·赠竹夫人

〔清代〕董元恺

系传渭水,汉加凉郡职称尊。青奴命好犹存。

不羡昭华秾李,潇洒出风尘。

却中空无物,热不因人。冰雪为身。此生骨节嶙峋。

总任翻云覆雨,婉转相亲。

秋风一起,君心欢爱已更新。莫无端、便发娇嗔。

婆罗门引·再游仙潭薛氏园亭

〔宋代〕蔡伸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

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