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代〕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作品简介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以"悲秋"为题眼,交织着身世之感与忧国之情。首联"三度为郎便白头"以数字入诗,浓缩了诗人三任郎官、五年刺史的仕途轨迹;颔联"莫言圣主长不用"在自嘲中暗含讽喻,展现儒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矛盾心境。颈联"人间岁月如流水"突转写景,将人生感慨融入永恒的自然意象;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蝉声的喧嚣反衬出诗人"知音世所稀"的孤独。全诗在个人沉浮与时代风云的交织中,呈现出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士人的典型精神困境。

创作背景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秋,时岑参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安史之乱后,朝政腐败,边防空虚,曾以边塞诗豪迈著称的诗人已步入暮年。"两省旧游"指诗人在尚书省(曾任祠部员外郎)、中书省(曾任考功员外郎)的故交。诗中"三度为郎"与"五经秋"的对举,暗含对肃宗、代宗两朝政治反复的失望;"其那苍生应未休"一句,则将个人不遇之悲升华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体现了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歌的深化。

翻译注释

翻译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

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

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

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注释

(1)客舍:旅馆。

(2)两省:唐时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指中书、门下两省。

(3)旧游:旧友。

(4)幕:指剑南节度使幕府,治所在今成都。

(5)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

(6)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

(7)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

(8)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

(9)未休:未得安宁。

(10)莫言:不必说。

(11)其那:怎奈。那(nuó):奈何的合音,对······怎么办。

(12)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13)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说岁月如流,秋日又至。

(14)空:徒然。

全文拼音版

shèbēiqiūyǒu怀huáiliǎngshěngjiùyóuchéngzhōngzhūgōng
sānwéiláng便biànbáitóucóngchūshǒujīngqiū
yánshèngzhǔchángyòngnuócāngshēngyīngwèixiū
rénjiānsuìyuèliúshuǐshèqiūfēngjīnyòu
zhīxīnshìxiàngshuílùnjiāngshàngchánmíngkōngmǎněr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从远方来

〔两汉〕佚名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夜

〔唐代〕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从

〔唐代〕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客亭

〔唐代〕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